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潇湘晨报:如何调控买不起的“真实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13:00 红网

  “国六条”及九部委的房地产新政运行数月之后,全国房价依然在高位运行。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7%,下降的城市只有2个:上海2.3%,丹东0.1%。

  对此,建设部官员的解释是调控政策具有滞后性。而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却将之归结为“今年一系列宏调政策出台都没有认真对待房地产行业的巨大真实性需求”

。仅用“滞后性”来解释肯定是单薄的,但“巨大真实性需求”却又带有事后诸葛亮的色彩,并且“诸葛亮”的见事之明好像远不及他的见利之明。

  面对人多地少的国情,曾有人说:抑制房价上涨一定要像计划生育一样。“国六条”甫一问世,即有房地产观察人士质疑:在“投机”、“自住”等概念上不清,不易操作,使“鼓励自住,打击投机”流于空泛;其次,“国六条”的调控以“房价不能跌”为隐性前提,调控幅度徘徊于“房地产涨幅趋缓”,存在托市的暧昧;再者,未能彻底贯彻“管住地根、管住银根、遏制投机、抑制投资”。

  “国六条”的偏软,就已决定了它的迟滞。“国六条”的调控注重的是对经济泡沫的挤压,政策导向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房地产市场如果真有泡沫,这5个月来早就应该挤掉了。但目前处于观望期的房市,其价格仍在如此上涨,只能说明存在着巨大真实需求”,这样的论述,也纯粹是从金融风险与经济角度来看待房地产业,在增长趋向的背后,忽视了民生的趋向。“真实需求”背后的真实是:每年有2000万人进入城市,其中有70%的人买不起房子,现在的房价就已买不起。你说它是需求也可以,但这“需求”在现有的门槛下,肯定是没有进入与无法进入市场的。

  但在这个“需求”之上,却是房地产投资的暴利。前日,财政部发布的第十二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显示:检查的39户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2.22%,而实际利润率高达26.79%。而“国六条”启动之时,房地产的投资已占到了全国投资的18%以上,北京市甚至达了55%以上。

  众所周知,1993年分税制改革,土地出让金全部划归地方政府,土地资源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法宝,房地产业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一大驱动力。包括地方政府在内,握有资源的,握有资金的,与房地产有关的利益群体,都希望房价上涨——至少不希望房价下跌。房地产这个一头挑着资金、一头挑着土地的扁担,成为有钱有势的人死死不肯卸肩的家什。房地产也就变成强力运转的机器——“把土地的资产变成某一些人的资产,另一方面把老百姓积累了一辈子的资产变成几个人的资产”。“国六条”这样未伤及要害的“有招”,就肯定要被各种“无招”化为无形了。

  当房地产价格大大脱离70%的老百姓的购买力时,真不知道这个“真实需求”意味着什么。在此情况下,政策不能存在着任何暧昧空间以放纵投资与投机,这就需要宏观调控这“看得见的手”进一步硬起来,在土地、货币、税收、市场这些政策方面,齐头并进,以铁的手腕去获得必须获得的成效。

稿源:红网 作者:晓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