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莞一建筑工地发现珍贵文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0:01 人民网-华南新闻

  本报讯今年8月份,广东东莞市博物馆的一名考古工作人员,路过正在施工的东莞市区一建筑工地时,发现那里藏埋大量颇具价值的文物,包括明清古井、古陶罐(片)等等。

  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挖掘,这块文物“宝地”基本浮出水面。据介绍,在该建筑工地上,已经发现了至少4口古井,井深均在7米左右,其中3口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工作人员还清理了4个灰坑。在这些古井和灰坑中,已经挖出了一大批陶罐等文物。这些陶罐中最宝

贵的要属一个青釉大陶罐,罐肩刻画有漂亮的花卉纹,高约40厘米,保守估计应该是宋代文物。摆在博物馆的此次挖回的文物中,已修复整理了一部分,尚待进一步整理、修复,其中包括有陶罐、滴水瓦当、陶俑和井砖等。有一块人像陶俑在东莞还是首次发现,据称该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东莞市博物馆负责人娄欣利称,这两个月来,馆里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来巡查,一发现施工人员挖到了古井或灰坑,便与考古人员介入发掘。这样的工作还得持续一段时间。根据初步考证和估计,古井应该是明清时期的。这些古井对研究当时的古民居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很有帮助。从现在的古井密度来看,当时的人口很稠密,这里应该曾是一个繁华的古民居。

  据了解,尽管这里曾是东莞古城楼的一部分,但有不少文物在工地开工之前,施工方和有关部门却没有就文物发掘与博物馆进行协商,致使很多文物被推土机轧得粉碎,工地上遍布陶瓷碎片。专家表示,由于破坏已比较严重,要完全保存需要付出昂贵的费用,不大现实。

  据悉,国家重点建设的项目在开工之前都要向文物保护部门进行审批,只有通过审批后才能开工,而如今东莞市政建设却一般缺少了这一环节。东莞历史悠久,聚集了大量文物,文物保护部门正在考虑是否出台一些措施,保证施工之前先进行文物勘探调查。

  (吴冰朱卫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