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双春年为结婚随礼所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0:04 环球时报

  2006年是中国农历丙戌年,有两个立春,也被称为双春年。因为万物复苏的春天有两个开始,所以许多人认为丙戌年比其他年份要吉利,在中国,无数准新郎和新娘选择在今年结婚。

  与在韩国参加婚礼时要表示心意一样,中国人参加婚礼时会把自己的心意包在一个红色的纸袋里送给新郎和新娘,叫做送红包。前不久,看到中国报纸上的一则有趣的报道,

讲的是有关中国人结婚送红包金额的统计。据报道,接受调查的人有58.9%表示每次随礼金额在200-500元之间,29.1%的人表示每次要包500-800元的红包,还有9%的人回答说随礼金额在800-1000元之间,3%的人出手更为阔绰,他们每次的红包金额都会超过1000元。在中国,一个普通公司职员的月薪不过4000元,因此结婚红包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最重要的是,双春年结婚的人几乎是往年的两倍,有些人一个月就会参加两三次婚礼。这样一来,原本应该轻松愉快的婚礼,现在也变成了一种负担。

  中国人随礼时往红包里放多少钱,是由什么标准决定的呢?据说,主要是视与新娘和新郎关系的远近而决定表示多少心意。如果关系很亲密,但随礼却很少,就会被别人视为小气,今后双方关系也会变得不自然。因此,尽管有时候经济情况很紧张,为了维护与朋友的关系和自己的面子,也需要“放血”。这样来看,中国的红包文化比起实利来似乎更注重面子。

  中国人对红包的看法也各不一样。有人认为红包是一种人际关系投资,也有人认为结婚随礼有来有往,并不是哪一方一味给予,也不是哪一方单方面得到,因此并不是一种损失。不管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红包在今年的确给许多中国人带来了不小的负担。▲(摘自2006年11月5日韩国《每日经济》,原题:超出承受能力的中国结婚随礼,作者南志允,张尹珠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