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春贤报告六大关键词:富民强省37次出现频率最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0:49 红网

  红网11月8日讯(记者 刘建)37个“富民强省”贯穿始终,成为今日张春贤所作党代会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基础”一词也有35次之多,加上25次出现的“创新”,24次出现的“工业”、“和谐”,15次的“农业”,共同构成了本次党代会的六大关键词,也共同奏响了本届党代会的主旋律。

  37个“富民强省”:展示湖南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

  

  “富民强省”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是党代会报告的主题“为加快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最后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是最后一段“以这次党代会为起点,我们开启了加快富民强省的新征程”。一首一尾,昭示了“富民强省”在整个党代会报告中的地位: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未来五年奋斗目标的目的所在。

  报告阐释了“富民强省”的概念:加快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转变;加快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也阐释了“富民强省”的实现之路: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富民强省,用扎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富民强省,用和谐奋进的力量保障富民强省。

  在第12个“富民强省”中,报告提出“富民强省,发展是根本”。进而提出“高度发达的工业是富民强省的关键”、“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新农村建设是富民强省的重要基础”、“现代化的城市是富民强省的重要标志”、“基础设施是富民强省的重要保障”、“区域协调发展是富民强省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是富民强省的动力”等重要论断。

  在第22个“富民强省”中,报告提出“富民强省也取决于文化实力”。在第25个“富民强省”中,报告提出“加快富民强省,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进而提出“以思想的先进性引领富民强省”、“执政能力的全面提高推动富民强省”、“以坚强的组织保证富民强省”、“以良好的作风促进富民强省”。

  从37个“富民强省”的频率来看,这一概念显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晶,有效地将群众的个体需求和整个省份的共同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富民”摆在“强省”的前面,集中体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这届党代会对于老百姓生活的改善的关注。而“强省”概念提出时,“使湖南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这句话表明了在“富民”的基础上,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怎样把湖南做大做强的思考成果。

  35个“基础”:把“三基”作为突破薄弱环节

  

  今年省委提出的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工作“三基”战略,在党代会报告中也有充分的体现,35个“基础”即是明证。报告中,实现未来5年奋斗目标的第三个指导原则即“坚持基础先行”,提出要发挥“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基础工作的保障作用”。

  在论证“基础设施是富民强省的重要保障”这一论点时,报告从交通、水利、能源、城镇设施建设、信息网络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力争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

  26次“创新”:推动创新型湖南建设

  

  “坚持改革创新”是实现五年目标的指导原则之一。报告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我省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在论证新型工业化时,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在阐述科教兴湘战略时,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走具有湖南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24次“工业”: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

  在本次党代会报告中,“工业”尤其是“新型工业化”频频被重点提及。“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的大发展推进全省经济的大跨越”、“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全省上下要以无功即过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集中精力谋工业、抓工业,加快实现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跨越”。

  24次“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伟大长征

  由于在报告的文字中,处于报告主题的地位,“和谐”二字并不比“富民强省”的吸引力逊色多少。报告在提出5年奋斗目标时,“社会和谐明显进步”处于第四条的位置。而“社会和谐”又被描述为: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全社会创造活力增强,社会建设管理改善,城乡文明程度、公民道德素质提高。

  在5条指导原则中,“坚持和谐稳定”也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和谐稳定”。

  关于“和谐湖南”论述最有分量的当属整个报告的第五大部分“着力构建和谐湖南”。而这样的构建被分解为“着力构建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着力构建惠民安民的政策环境”、“着力构建和谐安定的法制环境”、“着力构建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最终达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15次“农业”:贯彻工业反哺农业方针

  

  报告在谈到“农业”时,首先是和“农业产业化”联系在一起。“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其次和国家惠农政策结合起来,“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税全面取消”。

  而在谈到5年奋斗目标时,报告提出“要加快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使湖南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这一强省的必由之路。讲到“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时,又提出“集中精力谋工业、抓工业,加快实现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跨越”。这里隐含的一个论点就是:农业大省不是经济强省,工业大省方是经济强省,集中精力抓工业的思路赫然可见

  在谈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分时,报告指出,“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必须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报告提出,建设好新农村,“要抓住富裕农民这个中心环节”、“抓住环境整治这个重点”、“抓住深化农村改革这个关键”等工作思路。

稿源:红网 作者:刘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