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马克思主义论坛昨在我市举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2:29 重庆晚报

  

马克思主义论坛昨在我市举行(图)

  

马克思主义论坛昨在我市举行(图)

  本报讯昨日,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在我市举行。重庆市委副书记邢元敏,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葛东升中将,中央编译局局长韦建桦,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

等出席开幕式。

  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分别就“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观点

  中国政治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拓:建设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提升社会功能,让民众更大程度参与,共同治理,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

  山东泰安学院副教授刘明合: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对平等问题的解决。主要解决的不应是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结果平等,而是机会平等。这就需要政府改善教育机会的分配,保障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能使不同阶层、家庭出生的人较为公平地进入市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葛东升:只要不打仗,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始终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同时应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保障和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对话

  学好理论帮助市民与政府对话

  访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

  俞可平,47岁,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研究政治哲学、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全球化、公民社会、政府创新等。著作有《政治与政治学》、《增量民主与善治》、《民主与陀螺》等。

  在多数人潜意识里,理论无疑是与呆板、枯燥画等号的,与市民生活没多大关联。在俞可平眼里,这绝对是种误解。

  探讨和谐社会很有趣

  记者(以下简称“记”):举办马克思主义论坛,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俞可平(以下简称“俞”):简单地说,论坛好比一个交流平台,全国理论研究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什么是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遇到什么难题……这些理论研讨和交流是有趣的,富有吸引力的。如筹备本届论坛时,全国300余名专家学者带着最新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报名参加,比限定名额多出近一倍。

  帮助市民与政府沟通

  记:市民有必要研究理论知识吗?

  俞:当然有。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在天上,它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和谐社会等理论的精神实质相通。如果能理解其内涵,市民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会悄然发生改变。

  记:能否说具体一点?

  俞:遇上问题时,市民会考虑直接告诉政府,与政府沟通,而不是胡乱吵闹、盲目上访。同时,市民也会更重视自己的权利,包括立法活动、政策制定、法律条款、政策实施、行政预算、公共开支等政治信息的公开性。

  理论讲座要提高水平

  记:但在多数市民眼里,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等理论知识很高深,甚至有人根本没兴趣看长篇大段的理论知识。

  俞:这里有一个误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主义,理论是活的,是与时俱进的。不过,目前确实许多在校大学生、年轻人不爱听理论讲座、看理论书籍。

  打个比方,年轻人最渴望自由,而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正是人与人的自由平等。如果讲座能因人而异、紧扣现实,教授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何愁吸引不了听众?我在大学里讲课深有体会。

  记:离开校园的普通市民,如何与马克思主义近距离接触?

  俞:理论不应停留在业务圈子内,必须深入社会。一些理论工作者除召开学术研讨会、通过报刊发表理论文章,还尝试制作电视片,编写通俗易懂的文字,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文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记者何昌钦/文罗川/图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