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敢立潮头唱大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3:37 江南时报

  古老的灌河,在淮海平原上刻画着风雨沧桑,岁月沉淀出浑朴和厚重,历史催发出灿烂文明。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黄海之滨的灌南县有一名年轻校长,勇敢地站到了时代的潮头,用隽永的浓墨重彩,书写着成长和奉献的篇章。

  他叫封必刚,1993年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2001年获得江苏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本科文凭,任中学一级教师。近年来,先后荣获“灌南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灌南县十

佳师德标兵”、“灌南县优秀青年教师”称号,连续二年被评为“灌南县依靠教职工全心全意办学的好校长”。

  在单位,教职员工这样评价封必刚:“他是一个思维敏捷、学识丰赡、待人亲和、作风民主、原则性强、办事效率高的人……”作为一位担任校长才三个年头的年轻人,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是与他勤奋工作、克己奉公、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对事业不断追求分不开的。他在灌南县堆沟港镇中学工作两年多的时间,就使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位校长无限亮丽的风采。

  扬帆远航正逢时

  立足管理树形象

  2003年6月,封必刚来到堆沟港中学担任校长。这是一所离灌南县城最远、最偏僻的农村中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生源数量严重不足,经济亏空太大,学校运转困难。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他发誓吃苦在前艰苦创业,严以治校谋求发展。经济紧张节省用,克服困难办实事。领着大家朝前走,同甘共苦度难关。为此,他狠抓科学规范化管理,严把管理关。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采取了六条措施:一是健全管理体制,强化各部门职能。建立一套“合格管理、全体负责、全面落实”的新型模式,增强对学校各项工作管理的透明度。规定各部门负责人职责,对各处(室)实行四定:定责权、定目标、定任务、定奖惩,并编写了《港镇中学内部管理制度》手册,开学初下发到每位教职工手中,让人人明确其职责,大胆去管理,每学期开学初与各位教职工签订工作责任状,使管理奖惩做到有章可依,从而使全校各部门、各类工作、各个方面,无一例外都有相应制度,都有相应管理,毫无死角。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大胆改革经营和分配方式。封必刚与教务处人员就《教学质量管理实施细则》、《教职工奖惩方案》等管理奖惩措施,逐条进行研究,并责成相关处室定期对各岗位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每月定薪、奖惩的主要依据;实行条块工资结构制,对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教职工给予重奖,彻底打破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强化了竞争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开源节流。为给学校节约资金,他节假日加班从未领过加班费;他的手机也从未报销过话费;在学校对外接待中,他坚决按学校制度执行。四是从严管理学生,树立良好的校风。学校对全体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在平时的学习中,封必刚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毫不放松,注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增强自我约束力的能力。要求生活辅导老师对寄宿生的表现每天进行小结并公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管理。五是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努力构建一支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队伍。此外,封必刚还相当重视教师的业务学习。为鼓励教师们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本已获得本科文凭的他,又带头参加了本科自学考试。在他的带领下,全校教师都积极投入到学历提升培训中来。现在,在全校90位专任教师中,已取得本科文凭和正在读本科的已达79人。六是立足科研兴校。为使学校走在全市课程改革的前列,封必刚积极投入到教研教改活动中去,与教师们共同探讨新课程的教法。他还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中《观察化学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获市论文评比二等奖;《初中化学用语教法浅谈》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改革化学作业的初步尝试》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情感教学与中学化学教育》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守恒规律在解题中的运用》获市论文评比二等奖;《有隐蔽条件选择型计算题的解析》获市论文评比二等奖;《“班集体建设”撷谈》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导学》一文发表于《化学教与学》(2004年22期);《启发式教学模式与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发表于《现代教育研究》(04);《挖掘试题教学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表于《中国创新教育》(04年第11期);《中学化学学习方法浅谈》发表于《中国教育研究》(2005第8期)。此外,他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教科院的“在新课程观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科研课题,号召大家在各学科里开展探究式学习。并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听课、评课,对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在他的影响下,校园内充满了浓厚的教改教研气氛。

  借船出海展宏图

  励精图治建校园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社会已跨入信息化时代。作为有一千多师生的初级中学,教师上课方式和教学设备却还在延用老方法、老套路,所谓的教具也无非一本书外加一支笔。封必刚在走上中学校长岗位的就职演说中宣布:“我们应该大刀阔斧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应该跨越式地对教学设施进行改造。”不少老教师窃窃私语,也有不少的人在背后冷嘲热讽:“话说大了点吧!就凭我们学校那点经费,盖间平房还差不多。”事实上学校资金确实严重短缺,有时连每个月的电费都交不上,又谈何发展呢。政府那点微不足道的投入对于百废待兴的学校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面对重重困难,封校长毅然说:“没有条件,我们自己创造条件。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我们学校建设好。我们决心走政府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路子,借船出海,扬帆远航。”说来容易,做来难。为了筹资,他天天早出晚归。找领导,磨破了嘴;拉赞助,跑肿了腿。眼睛熬红了,人也瘦了一圈。半年下来,苦口婆心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先后筹集资金数百万元,建成两幢学生宿舍、一幢富有时代气息的师生餐厅;配备了两间高标准的微机室、两间多媒体教室、一间教师备课室,两座水冲式厕所;配足配齐实验室、仪器室;培植了两千平方的花园与草坪。2006年他又积极争取资金8万余元,加上教师个人适当集资,新建了一幢高标准的教师宿舍。完成了旧教学楼门窗改造和校园硬化、绿化、美化工程。高标准的硬件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校顺利通过了江苏省“六有工程”、江苏省校校通工程、江苏省四配套工程等验收检查,并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也为今后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的港镇中学校园真可谓处处披盛装,看着校园变化,凝望校园美景,教职工们都深有感触地说:“封校长确实是我们学校的好领头人呀!”

  同舟共济海让路

  倾注爱心献真情

  封必刚在工作和生活中,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用真诚的关爱凝聚人心。每逢教师节、中秋节、春节,他同学校领导班子一班人到每位退休教师家去问寒问暖,送慰问品,使退休教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他爱生如子。2005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寄宿生小张突发高烧,呕吐不止,生活辅导教师知道后,马上把情况报告给封校长。接到电话后,封校长顶着寒风,立即赶到学校,将该学生送往县人民医院,直到小张同学的病情得到确诊和控制后,他才拖着沉重的双腿离开,此时天已亮了,封校长为这位学生熬了近一个通宵!今年八月份,封校长得知一位品学兼优名叫陈青的同学因母亲痴呆,父亲双目失明,想读书又交不起学费的情况时,当即把身上带的300元现金托老师转交给这位学生,并拍板减免这位学生的学费。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封校长身上还发生了多起。他常说:“我不能让一个特困生失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年来,学校共拿出1.5万元用于减免特困生的书杂费。

  辛勤的付出和严格的管理终有丰厚的回报。封校长任堆沟港中学校长两年多来,该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校先后被灌南县教育局评为“灌南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灌南县教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灌南县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2005年部分学生中考成绩达到600分,实现了历史上零的突破。2006年中考,学校600分人数飙升至21人。学校在江苏省数学奥赛、全国英语奥赛、江苏省金钥匙大赛等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团体奖。

  “征程万里云鹏举,敢立潮头唱大风。”封必刚如是说。在教改的大潮中,他是一名弄潮儿,更是一名领航者,引领着他的学校,焕发着勃勃生机和活力,正在顺势而上,踏浪前行。

  本报特约记者 林志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