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虎门服装奏响创新之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4:21 深圳特区报

  虎门服装奏响创新之歌

  第十一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明日开幕

  本报记者古伟平通讯员秦英福

  金秋时节,第十一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将于明天开幕。开幕前夕,记者走进虎门,便惊喜地发现,一向敢为人先的虎门人,已经在产业的战略转型中率先起步,并伴随着“十一五”开局的强劲节奏,高擎自主创新的旗帜在从大到强的路上疾步迅跑!

  科技创新

  10月26日,在阵阵喜庆的锣鼓声中,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落成揭幕———虎门服装产业的升级由此有了一个强劲的助推器!

  虎门服装20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走过了从自发到自为的艰难创业历程,基本完成了量的积累,达到了做“大”的既定目标。目前全镇有服装加工企业2000多家,生产量达到2亿件(套),虎门服装年销售量约占全省的30%,全国的20%。销售额135亿元,不完全统计出口额为30多亿港元。从单个企业规模看,共有上规模企业1300多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80多家,诞生了以纯、松鹰、灰鼠等一批超大规模服装生产企业。这表明,虎门服装企业从数量上、产值上具备了产业升级的优势。

  进入21世纪,虎门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服装名镇。“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镇”、“中国女装名镇”、“广东省服装专业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虎门不能只满足于东莞或者是珠三角的一个服装名镇,也不能满足于做中国的服装名镇,我们必须要做能走向国际化的服装强镇!”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是虎门的领军人、镇党委书记钟淦泉近年来多次对媒体表述的观点,也借此吹响了虎门服装从大到强的昂扬激越的进军号角!

  重视文化与科技创新,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虎门服装突出重围的唯一抉择!产业升级,通过信息化模式,成立一个行业技术创新中心、行业网站、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中心等机构,构建一个统一的平台,把服装行业的中小企业统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企业联盟,从而增强综合实力。由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科技局和虎门镇政府共同筹建的重点工程———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顺应而生。

  品牌创新

  创建自主品牌是走向全球增值链高端唯一的出路,这是虎门人的一个共识。虎门服装业要真正强大起来,只有创造出一群广东省名牌、中国名牌、中国的世界名牌,才可以使“虎门服装”形成具有无限活力的无形资产,使这些品牌集群成为虎门服装能够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持续增长的中流砥柱。

  今年虎门服装品牌大家庭又“喜添新丁”——继去年东越服装有限公司“以纯”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之后,虎门又有2家服装企业的品牌“松鹰”、“灰鼠”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有5家企业获国家免检产品,1家企业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

  早在2002年,在“SONGYING”(松鹰)成为虎门乃至东莞首个广东省著名商标的服装品牌之日,虎门镇政府就正式启动了“百万促名牌”工程:凡是在虎门投资创业,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100万元;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奖励30万元;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奖励10万元。至今已有30多个品牌获得奖励,奖金高达470万元。

  要真正实现“虎门制造”到“虎门创造”的战略性突变,还必须从产业最基础最根本的每一个环节抓起。发展能够“走出去”的自主品牌,就必须要“文化为本、创新为魂”。

  虎门镇委书记钟淦泉强调,虎门企业应该有自己的牌子堂堂正正地出口,把我们的原装品牌打出去。而品牌的成败又与文化有很大关系,现在世界服装品牌与中国服装品牌之间最大的差距是中国服装品牌的文化含量比较少,我们现在要努力提高服装的文化价值,朝这个方面努力,缩小这个差距。这就更需要强化品牌的文化内涵。

  服装文化的传承性,服装文化的丰富性,都要经过多方面的交流才能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而蜚声服装业内的虎门服装交易会及时地使企业的封闭性变为开放性。每年的服交会,不仅仅是厂家展示、商家订货的贸易平台,同时更是发布国内外服装界最新潮流资讯、演绎时尚创意的窗口。即将开幕的第十一届服交会,展示来自国内外顶级设计师的时装秀就将达12场之多;“虎门杯”时装设计大赛,更是荟萃了中西服装行业大使和新秀们风格迥异的设计新作……如是,服装企业的设计师包括决策者们,通过对缤纷秀场的观摩,对T台上翩跹舞动的霓裳华服的研究,极大程度地汲取了海内外同类企业的长处,弥补自己设计创意的短处。

  与此同时,虎门服装服饰协会先后组织镇内品牌以“虎门霓裳”为名,多次参加在美国旧金山、香港、北京、宁波、大连等地举办的服装节,为虎门服装赢得了市场地位;到香港、新加坡、江苏、福建等地学习取经,让经营者拓宽视野。积数年之探索创新,如今的虎门服装已基本自成一体而成为“南派服装”代表。

  为保护知识产权,与国际同业更好接轨与合作,一直以来,虎门镇政府坚持打假不间断,严厉查处假冒伪劣的违法行为,维护国际品牌和本地厂家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创新环境。

  至此,虎门服装已走出一条“无牌-贴牌-创牌-名牌”的发展道路。虎门服装生产企业在国内外注册商标有6000多个。一个“金字塔”形的品牌创建结构逐步形成,“区域品牌-广东名牌-国家名牌”三级梯队的品牌团队已将虎门定位为区域品牌集聚中心:已有30多个服装品牌获省以上名牌称号,其中获得中国著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2个,以及100多个具有一定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服装品牌。

  实施名牌战略。虎门人有一套完整的目标、计划、步骤和措施,那就是要着力打造“四个名牌”:一是打造虎门服装企业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二是通过每年一届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打造“服交会”名牌;三是通过服装企业的品牌和交易会的品牌构筑“虎门服装”这一品牌,并使之成为国内外驰名的品牌;四是通过打造虎门服装产业的品牌,推动虎门服装产业的发展并带动其它产业的协同发展,最终铸就“虎门”这个综合大品牌。

  营销创新

  今年7月,随着轰轰烈烈的世界杯偃旗息鼓,众多借此体坛盛事赚得盆满钵满的商家正笑呵呵地盘点着那白花花的银子,虎门的一家服装企业也眉开眼笑地乐在其中———作为惟一获得特许使用2006年FIFA德国世界杯标志及其吉祥物等标识的休闲服装品牌,“YISHION以纯”抓住了今年最大的商机,更是经历了一次国际化标准管理的提升,借助外力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企业的影响力,从而加快了进入欧美、日韩等市场的步伐。

  “以纯”此次“搭车”世界杯,媒体评论为中国服装业成功运用现代营销理论的大手笔之举,从而折射出虎门服装业正积极创新与国际接轨的营销模式。

  虎门人深知,流通对于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93年11月“富民商业大厦”开业。这座被誉为“全国第一号服装批发商”的商业大厦成功运营以来,如今以它为轴心的方圆1平方公里内购销两旺的服装经营商圈已经形成。

  由虎门镇政府规划建设,投资额达到20多亿元,占地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5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的虎门国际商贸城,更是成了虎门服装对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新平台。虎门国际商贸城,将虎门服装市场的物流中心建设成为兼具物流、展览一体化的交易中心;发展远程电子商务,建设网上电子交易平台;更令人惊讶的是,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多万个虎门服饰专卖、连锁店覆盖国内市场,延展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虎门服装营销模式的创新还体现在每年一届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上。虎门镇委书记钟淦泉认为,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前景存在着诸多变数。服务于产业的纺织服装交易会,也必然要直面于产业转型的挑战。走过10年风雨路的虎门服交会,瞄准国际同类展会的接轨点,立足虎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审时度势地顺应服装业、会展业的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服装交易会的商贸功能。如今,服交会在定位上基本实现了展览展示与交易并重,在提升虎门服装文化和展会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好地为买家和卖家搭建了互动交易平台。而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志强则表示,服交会对虎门服装业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产业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让虎门乃至中国服装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站到一起交流互动。权威人士认为,是强大的交易功能和巨大的辐射效应使虎门服交会长盛不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