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劳务输出到产业引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4:28 大河网-河南日报

  产业从无到有

  传统农区濮阳县正在经历一场嬗变,大批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在此落地开花。

  这些新兴产业首先是“以资源招商”招来的。

  濮阳县是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县,拥有农村剩余劳动力35万人。地处中原油田腹地,储量达33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给招商引资带来了特有的机遇。

  在文留镇日佳灯业公司封卡车间,冒着小火苗的几十台天然气炉分行排开,几十名身着工装的工人像缝纫工一样,在认真地熔化焊接小玻璃管、泡状的圣诞灯。

  这些工人一部分为当地农民,这家企业为去年底浙江临海日佳灯饰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所建。浙商解释说,之所以把企业搬到这里来,主要是基于成本比较:生产圣诞灯、玻璃制品,在东南沿海地区所用的是液化气,价格是这里天然气价格的6倍;同时,劳动力价格是这里的1.5倍。

  目前,

  文留镇境内玻璃制品加工企业已达48家,玻管、高硼硅管产量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1%和56%,圣诞灯泡设备达到2200套,年生产能力400亿只,被誉为圣诞灯泡生产总量“世界第一镇”。

  “以资源招商”后来变成了“以商招商”。

  文留镇的李同会、李新景,分别带领群众集资上千万元,利用中原油田的废弃场地,建起标准厂房,然后以建筑面积每平方米4元的价格租赁给外来办厂者,他们预计5至6年可收回成本。这种快速迎接产业转移的模式,被当地人称为“能人+外来人经济”。

  “节会招商”、“名人招商”等应运而生。来自广东惠州的家雄灯饰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庆典,引得500余名台商云集,当场签约项目14个,引资额8.2亿元。舜联第十九届国际大会,签约项目12个,投资额9亿元。

  “以商招商”形成的集群效应,最终发展为“以工招商”。

  以文留镇等地为主的特种玻璃工业园区,由于形成了原材料、产业链、物流、信息、市场等要素的集散地,濮阳县进而形成了玻璃拉管—高硼硅—药用包材—灯具—电光源玻管—灯柱—圣诞灯泡—特种灯泡—节能灯具以及辅助原料钨钼丝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成为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玻璃制品生产基地和全国电光源生产的新兴聚集地。

  在家门口打工

  在日佳灯饰公司,25岁的文留镇农民赵建普介绍:“我家住在离这儿4公里远的赵庄村,我初中毕业,现在是厂里技术含量较高的封卡车间工人,每月能领到1800元工资。妻子在另外一个车间,每月工资1300多元。如果不上夜班,晚上可以回家。”

  庆祖镇青年农民谈起在家门口打工感触颇深:“前两年到浙江打工,说起来是每月千把块,其实在那儿吃吃喝喝,加上来回路费,剩不了几个钱。”

  外出务工被濮阳县当作“兴县富民”的一条重要路子。从“珠三角”、“长三角”到京津唐、新疆的摘棉大军甚至日、韩的船员,都有濮阳农民的影子。一直分管劳务输出的正县级干部王志让介绍,2005年,濮阳县常年外出务工者16.4万人,其中2/3在省外,但务工经济属于“穷人经济”,对解决濮阳农民收入的“温饱问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条路今后还要走下去。

  但近两年来情形已在悄然改变。

  在文留镇,全镇就地转移劳动力8000余人,18岁至30岁的青年劳力几乎全在厂里上班。即便是人口总数、工业基础远不如文留的庆祖镇,也有了周边村庄的2000多名农民就近上班。

  超越“务工经济”

  从大量走出县门务工,到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近上班,濮阳县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何意义?

  单纯的“务工经济”,其缺陷越来越被人们看清。

  首先是造成大量的“留守家庭”。老弱病残在家,不仅农忙时节、家中事务无法照顾,而且村里、乡里搞基础设施建设,都无工可派。

  其次是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权益保障问题在异地尤其难以解决。据我省有关部门组织的抽样调查,农民工工资被克扣、被拖欠占总数的二成,40%的农民工居住条件差,27%以上的子女受教育难。由于组织化程度低,这些问题“讨说法”很难。

  省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张占仓把我省的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划分为山区的“候鸟流动型”,以林州为代表的“团体输出型”,长垣等地的“打工创业型”,巩义等的“工业吸引型”,到东南地带对口企业就职的“求学就业型”和以新县为突出代表的“海外就业型”等6种。他指出,打工创业型值得提倡,而工业吸引型“对地方发展有深刻影响”。

  从劳务输出到产业引进,濮阳县文留镇2005年在全省百强乡镇综合实力排名中跃居第14位,较2002年上升了52个位次。就该县大力发展的特种玻璃、灯饰产业来说,县中小工业局局长王学问介绍,当初大量耗用天然气的玻璃窑炉的生产线已被严格控制,取代它的是越来越多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节能灯、特种灯生产线。

  我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63.1%,工业化发展比其他省份尤重。我省著名经济学家杨承训指出,从劳动力“走出去”到多种生产要素“引进来”,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可以作为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一条路子。

  2005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1557万人,被称为“第一劳务大省”。靠什么吸引劳动力的主流去向?这个主流又如何产生最大效益?值得深思。④6

  □程梁李广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