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勿让“遗产”流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5:41 山西日报

  ———从运城市文保现状看文物保护的缺失和紧迫性

  今年5月份,位于闻喜县阳隅乡吴吕村的后稷庙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然而闪亮的“光环”没有掩盖住岁月的磨砺,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元代古建筑如今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9月17日,大殿左前檐部分墙体倒塌约10平方米,左侧墙也出现裂缝,现状令人心痛。而在运城市文物局局长赵参军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来自全市各个县区有关维修

、重修、保护各类文物建筑的申请报告令人目不暇接。

  文保现状令人痛心

  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之城运城,丰厚的历史遗存令世人惊叹。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近4000处,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共1414处。其中现已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44处,占全省总数271处的近1/6;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2处,占全省总数428处的1/5强。

  但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愈多,保护文物的艰巨性愈严峻,所亟需的保护资金愈多。据了解,在国家文物局1—5批颁布的15处古建类国保单位中,除已完成修缮保护或正在进行外,全市仍有万荣后土庙大殿及秋风楼、东岳庙飞云楼、绛州大堂、绛州鼓楼、五龙庙、芮城城隍庙、临晋县衙等7处急需维修;在刚刚公布的第六批国保单位中,19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单位,仍有13处亟待维修;省保39处古建筑单位也亟待维修,其中,万荣李家大院祠堂墙体严重裂缝,屋顶大面积漏雨;24处市保古建筑类单位和290处县保古建筑,只有小部分作了维修方案设计或简单予以保养,多数梁架歪闪、屋顶漏雨、柱础下沉,或处低凹地带、或处污染边缘、或处闹市区、或处荒郊野外,不时遭受着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这样的现状,人们在心痛之余更多了份无奈。

  保护资金投入“杯水车薪”

  经历了千年风雨历练的文物遗迹,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日常维护及修复。而运城市目前用于文保单位的保护资金主要来源于三大块,国家、省市及地方财政。近年来,运城全市对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从过去每年5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60万元,再到今年的110万元。每年从省里和国家局争取到约100万元,再加上各县的专项文物保护资金每年列入预算的不足50万元,总共300万元用于全市的文保单位。“这300万元平均下来,每处只有几千元,县保单位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而如果要真正修缮这些文保单位,需要至少上亿元的资金,缺口太大了”,赵参军告诉记者。

  保护责任“分水岭”人为模糊

  我国的《文物法》第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但不少地方政府认为,国保单位应由国家出资保护,是国家的事,省保单位是省里的事,保护文物仅是文物部门的事情。

  举例来说,国保单位芮城县的城隍庙早有开发意向,但当地政府连启动资金也拿不出。上级相关单位强调的是补助资金,主体还应该是地方政府,但地方政府是“吃饭”财政,拿不出资金。如今,全市的13个县市区,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的加起来不足50万元。

  不仅对文物保护投入滞后,而且负有保藏、收集、研究、陈列文物等责任的市县博物馆现状也很“孱弱”。记者了解到,运城全市有国有博物馆16个,2个民办博物馆。现如今能正常开展工作的只有河东博物馆以及盐湖区、垣曲自然博物馆、芮城、永济、临猗等少数地方,而大部分县区博物馆只是空有名称,许多县里博物馆冬季的取暖费都没有着落。

  “博物馆是一个地方文明发展的缩影,现实状况却十分尴尬,专业人员缺乏,经费紧张,自身都难保,如何再保文物?”赵参军一脸无奈。

  古墓葬保护刻不容缓

  说到文物保护工作,古墓葬保护不得不提。《文物法》规定,对于古墓葬,一般不主动发掘。在晋南,上世纪90年代初期,盗墓活动十分猖獗,后经严厉打击,安宁了一段时间。如今,盗墓案件又时有发生。近两年,破坏最严重的文物之一就是夏县崔家河春秋墓地、绛县横水西周墓地等。在古魏国贵族墓地的芮城坑头西周墓地,今年已经被犯罪分子炸开盗洞十三四次,所幸盗墓者并没有带走东西。

  如何防止盗贼肆无忌惮地盗墓,这是摆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些墓葬大多在偏远荒僻的地方,专业人员和保卫人员不可能天天坚守在这里,而兼职人员只能在当地聘用,他们往往身单力薄,在疲于与盗墓分子周旋的同时如何能够更好地保护文物呢?在芮城坑头西周墓地现在只有两名兼职保护员,他们起到的作用只能是“转转”,保护工作比较被动。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今年起,国务院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记者希望,随着国家、省市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构,加大执法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向世界展示文明古国的风采和魅力。不要让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化“遗产”流泪了。

  本报记者李宁波杨继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