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特有资源低价外流是祸不是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6:37 大洋网-广州日报

  

特有资源低价外流是祸不是福
梅新育 商务部研究院

  青蒿、稀土等,这些是中国特有的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很高。中国本来可以借助对特有资源的控制而获得足够的回报,但是,低价竞销是近3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痼疾,导致我们过多地低价出口原料,还招来了许多反倾销诉讼。

  加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以上,其走势对中国外贸规模、效益举足轻重。11月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自11月22日起执行,理所当然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国这次调整加工贸易政策是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和外贸商品结构升级优化,改善中国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地位,遏制某些西方厂商向中国转移污染。从新发布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来看,这项新政策具有四项主要目标:第一,履行动植物物种保护的责任,阻断偷猎者和盗伐者出售套现的门路;第二,防止低价竞销和中国特有资源外流、利益流失,提高中国外贸效益;第三,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比如禁止出口红木;第四,抑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加工制造业及其出口发展,保护环境,比如禁止出口有色金属。其中,第二项主要目标尤为值得关注。

  特有资源低价外流,是祸不是福。比如,青蒿、稀土等,这些是中国特有的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很高,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稀土还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中国本来可以借助自己对这些资源的控制而获得足够的回报,但是,在出口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低价竞销是近3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痼疾,导致我们过多地低价出口原料,深加工产品研发力度不足,原料不足,浪费了宝贵的资源,甚至可能存在战略隐患,还招来了许多反倾销诉讼。

  青蒿素是从青蒿植物中提取的抗疟疾药,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定我国自行开发并已出口多年的复方青蒿素成药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抗疟疾药,向全世界推广使用。自2004年始,复方青蒿素从原料到成品药均出现严重供货短缺,国际市场上青蒿原料价格从240美元/吨上涨到700美元/吨。我国是青蒿素的原产地,也是青蒿素原料药最大生产国,但在国际利益分配格局中仍然没有摆脱被动,利益的大头仍然控制在跨国医药巨头手中,中国仍然是一个原料供应商。由于不熟悉联合国采购的规则,中国供应商很少能够跻身其供应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国际采购网,大幅度减少中间环节的利润,让全世界的患者和我国农民、厂商得到实惠;另一方面,我们要控制原料,不能继续为人作嫁衣。由于海外买方是垄断格局,我们的青蒿出口商面对他们谈判时地位很虚弱,很不公平。只有政府干预,才能矫正这种不对称的状态,避免用我们的资源去扶持我们的竞争对手。

  在稀土方面,情况也类似。中国是稀土的故乡,资源储量、产量、销售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产量占当今世界95%。然而,由于缺乏国际市场定价权,这种中国占有得天独厚优势的战略资源却是中国经济界心头的痛楚,其价格在国内外市场上大幅度下跌。2004年我国稀土产品出口量是1990年的9倍,平均价格却下降了46.2%!

  特有资源外流,我们却只能在供应链的低端“享受”微薄的利润,这样的加工贸易不是健康的出口贸易。由于中国加工贸易商品集中在机电产品、纺织品、日用消费品等部门,此次新增禁止类商品在中国出口中所占比重不是很高,所以,不至于对整个中国加工贸易产生太大冲击。但是,某些地区受到的冲击可能较大,特别是一些中西部原料产地,这需要它们努力或与东部企业合作提升产品结构,发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短期的利益受损换来的将是未来长期的应得的丰厚利润。对于中国的加工贸易乃至出口贸易来说,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特有资源低价外流是祸不是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