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有阶层争议 才有完美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6:4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石敬涛(山东 职员)

  北京地铁四号线正紧锣密鼓地施工。目前,北京市政府正考虑向北延长8公里。对此,有专家称将降低运营质量;有的市民欢呼雀跃;有白领却怕繁华和热闹打扰生活。(《新京报》11月7日)

  我们看到,无论是出租司机,还是有车族的白领,以及六里屯的居民,大都从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角度和利益诉求,来表达了对于北京地铁四号线北延构想的看法。应该说,不同阶层代表的各种看法,都是真实、直白和原生态的。

  作为一项重大的公共政策构想,引发不同的争议,其实是在意料之中,是很正常和自然的。对待四号线北延构想的不同心态,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阶层的争议,这反映出政府、学者、平民和有产阶层人士迥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目标。在一个市民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对这些不同的利益取向和目标,都给予足够的尊重与敬畏。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有“阶层争议”,才有完美制度。

  在这样一个原则与理念之下,我们就不应该谴责有车族和白领阶层的“自私”与狭隘,也不会拔高大多数市民的“豁达”与识大体,更不能因为大多数市民的“欢呼雀跃”,就对于专家“将降低运营质量”的忠告抛在一边。因为,在不同阶层争议中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对于一项制度或者事关大多数利益的政府行为,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完美,能最大限度地合法与合意,都大有裨益。

  诸如地铁线北延构想是否合情合理,公共政策的构想及其最终出台是否合法与合意,只有在自由批评与争议的氛围中才能得到体现;具有能代表最大多数利益的公共政策,只有在公共批评与自由争议空间中才有可能形成。它与人们怀有何种“动机”无关。所以,无论是普通市民、有车族的白领等任何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切身利益诉求出发,来表达对于像修建地铁这种公共话题的看法。即使他们的诉求有时候看上去很“自私”与狭隘。

  在任何公共政策的制定上,公共管理部门都应该通过一种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通过一个话语平台与渠道,把这种散射的利益诉求与民众表达“凝聚”起来,并将这种凝聚体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如何使这种利益表达机制制度化、经常化,是一个重大课题。

  北京地铁四号线北延构想引发不同阶层争议告诉我们:社会生活和公共空间有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就会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穷人有穷人的利益诉求,富人和精英有富人和精英的利益诉求。而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一个健康和谐的公共空间,就是这种不同利益诉求不断分化整合,不断博弈和调整磨合的过程。而在整合、博弈与调整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求取各不同利益诉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而这个求取过程中,这种“阶层争议”,理应是一个最不可忽视的“坐标”与参照物。请爱惜和善待这种“阶层争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