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由总体小康走向全面小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7:40 长沙晚报

  

由总体小康走向全面小康

  昨日上午,周强同志宣布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开幕。石祯专 摄

  核心提示

  过去的五年,全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面对未来,省第九次党代会又提出了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其中的“富民”,就是要加快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让全省人民尽快过上富裕的生活。如何谋求共同致富,张春贤同志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湖南为加快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中,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阐释。

  新农村建设惠及千家万户

  【报告点击】新农村建设是富民强省的重要基础。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必须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谋略】紧紧抓住富裕农民这个中心环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紧紧抓住环境整治这个重点,完善乡村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有序推进村庄治理,加快实施“千村示范”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紧紧抓住深化农村改革这个关键,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粮食流通体制、集体林权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等改革。建立“三农”投入和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管。把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农村社会管理民主化,促进乡风文明。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村村(行政村)通公路,所有乡镇、80%的村(行政村)通水泥路和沥青路,尽快让农民都能听上广播、看上电视电影,使新农村建设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广大农民群众。

  【相关链接】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投资271.9亿元,同比增长31.7%,增幅超过城镇投资4.5个百分点,这是我省近六年首次出现农村投入增幅超过城镇。记者在不同的地方采访时,广大农民说出了同样的感受:这几年,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改善、大变化的几年,也是解决农民行路、就医、上学难等方面问题最多、效果最好、农民最满意的几年。他们希望,未来五年自己的生活质量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加强“三个基础”

  【报告点击】坚持基础先行。深刻认识和把握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工作覆盖面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把加强“三个基础”作为突破薄弱环节、提升发展水平、支撑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措施,发挥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基础工作的保障作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发展谋略】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崛起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坚持交通建设优先,实施省际边界交通通道建设,加大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建设力度,尽快形成全省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立体交通网络。围绕建设人水协调的现代水利体系,抓好洞庭湖区、四水流域、山丘区水利设施建设,搞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大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强城市防洪建设。围绕建设保障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改扩新建一批火电项目,抓好水电项目,争取国家核电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新型能源。

  围绕提升城市品位和现代化水平,抓好城市道路、管网、供水、供电、供气、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相关链接】“现在到张家界真快啊,短短3个小时就到了。”上周末,长沙市民张先生一家开车通过常张高速公路到张家界玩了一趟。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延伸,以长沙为中心到省内的多个城市都很方便。据了解,未来五年,我省高速公路还将建成“三纵六横”路网,通车里程将达3500公里,在现有的基础上增长一倍多。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报告点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第一要务,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认真落实“五个统筹”,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内涵,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谋略】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一点一线”地区在区位交通、科教人才、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优势优先,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洛湛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和环洞庭湖地区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继续抓好湘西地区开发,认真落实《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以湘西自治州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坚持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助贫困农户创家业。支持贫困乡村兴产业,鼓励贫困地区干部干事业,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县市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开放型经济和劳务经济,建设一批经济强县。充分认识旅游业关联度高、污染少、增收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产业特征,发挥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的优势,完善发展规划,加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有规模、有实力、有永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

  【相关链接】日前,从湘西自治州财政局传来喜讯:今年1至9月,该州财政总收入继续保持高幅增长态势,已经突破10亿,达1023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3%,增幅居全省第五。而旅游业已成为支撑该州财源建设的一个“朝阳”产业。

  业内人士指出,旅游业作为一项高投入、高积累的产业,其带动效益非常突出,特别是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2005年,湘西自治州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6.7亿元、45.9亿元和53.8亿元,产业顺序由原来的以农业为主导变为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今年全州旅游总收入有望实现24个亿,可占全州GDP的15%。

作者:本版撰文 记者 李姝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