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切为了让人民满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8:38 法制日报

  “我们的法院是人民的法院,人民法院是为人民服务的”,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河南省法院系统的法官们在“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大讨论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法院的宗旨,进一步增强了司法为民的意识。为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从今年4月底,郑州、商丘、驻马店等中院率先开展了集中接访活动。5月12日至6月底,在精心准备、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河南省高院、各中院和基层法院先后开展了多次集中接访活动,共接待来访群众3万余人次,受理各类案件2万多件。一位姓张的网

民说:“此次集中接访,我看到了河南法院在变,河南的法官在变,群众和法官之间的关系也在变,亲了,近了,大家的心里亮堂了。”河南省高院院长李道民说:“开展集中接访活动,是全省法院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践行司法为民的一个重大举措,是面对面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最直接体现”。

  为抓好接访案件的处理,河南省高院专门召开党组扩大会,决定对接访案件分类处理。同时,选定一批审判不公和审判人员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件,由省高级法院组成7个督查组逐案查处;对重大涉诉信访案件以及省高院挂牌督办的案件,党组成员分案包干、带案下访,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大接访和河南省委政法委各督查组交办的2万余起案件已基本办理完毕,基本兑现了“来访群众人人受到接待,反映问题件件得到处理或答复”的承诺。与此同时,为了发现和纠正具体案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河南省法院系统按照省委政法委要求,自查了2003年以来赴京非正常上访案件、上级改判发还案件、群众举报的涉嫌违法违纪案件等“六类”重点案件,从程序到实体,从法律适用到法律文书制作,逐一进行审查。新乡、焦作等市法院还评查了2003年以来的所有案件。此次评查活动中,全省法院共评查“六类”案件47000余件,加上自查案件,共自查、评查各类案件30余万件。对发现问题的3400件案件,及时作出了相应的处理。通过案件评查,广大法官受到一次深刻的审判作风、审判纪律教育,深切感受到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迫切要求,增强了司法为民意识,审判作风有了明显转变,群众反映的立案难、申诉难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集中清理陈年积案有效解决执行难题

  

  “党的领导是做好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全力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维护司法权威”,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听取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情况汇报时特别提出。为解决执行难问题,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河南省法院系统坚持教育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在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李新民的具体领导下,河南省委政法委和河南省高院公开提出,到今年年底以前,要把全省法院系统多年来遗留的执行积案的80%执行终结;剩下的20%到明年10月份彻底清理干净;并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执行风暴”活动。据悉,省级政法委员会和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提出在全省解决执行难问题,在全国尚属首次。为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省高级法院先后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纪委等部门就惩处暴力抗拒执行、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敦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分别发出通知,提出具体要求;通过悬赏执行、媒体曝光、挂牌督办、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等多种举措,执结了一大批长期积压的执行案件。三门峡市交通服务中心拖欠濮阳市建筑工程公司工程款157万元,多年不还。今年此案经河南省高院立案执行后,交通服务中心的法定代表人姚守柱既不还款,又不与法院和申请执行人联络,还关闭手机躲到外地,企图逃避债务。河南省高院遂决定将姚守柱依法拘留,并同时在河南日报、大河报等报刊上发布公告,敦促其尽快履行义务。后来,当姚守柱走出拘留所时,这个曾经的“老赖”深有感触地对执行法官说:“经过这次教训,我算彻底明白了,欠了别人的钱,躲是躲不了,赖也赖不掉的,除了到法院还款之外,没有别的出路”。为敦促被申请执行人能够自觉履行义务,6月1日至20日,河南省高院还对全省18个中院辖区范围内2000多名“骨头案”的被申请执行人及其法人代表等基本情况,在河南日报、大河报、今日安报以及河南法院网等媒体上集中滚动曝光,并在媒体上同步配发了18篇评论员文章,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与此同时,河南省高院建立健全了集中执行工作通报制度,创办了集中执行工作专刊,每10天通报一次集中执行工作的进度,督促各地执行工作的开展;河南省委政法委则每个月向全省通报一次工作进度。5月下旬,在全省法院集中执行工作座谈会上,3个中级法院因执行不力、工作进展速度慢,院长在大会上作公开检讨。有了这些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和强硬措施作保障,一批又一批的“特权案”和“钉子案”,在人民法院的执行利剑威慑下纷纷得到了解决。据了解,截至9月底,全省法院共清理执行积案121378件,标的金额211亿元,执结率达70%。河南省高院清理执行积案71件,标的金额22亿元,执结率达63.5%。河南法院清理执行积案联席会议制度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并被全国不少兄弟法院学习借鉴。今年5月,河南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李新民在全国法院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河南省高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曹卫平说,照这样的清理速度,到今年年底以前,全省三级法院有决心、有信心完成80%的清理任务,到明年10月份,在全省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此外,为援助执行弱势群体,河南各级法院还积极探索建立了执行救助基金制度,采用政府划拨、干警捐款等多种形式,筹集执行救助资金,对当事人给予适当的救济。据了解,目前全省法院60%以上都建立了执行援助基金,洛阳、南阳、商丘等辖区法院全部建立了执行援助基金。通过开展清理积案活动,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执行难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积极推行司法调解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司法调解是我国司法审判领域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司法措施,既体现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又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互谅互让、以和为贵的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司法调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法院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部署会上明确要求:“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加强民商事案件司法调解力度,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是应当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为切实发挥诉讼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河南省法院系统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积极推行司法调解工作,依靠民调手段,使当事人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开封中院还在全市建立了司法调解网络,覆盖了全市的每一个乡村、办事处。不论全市哪个地方发生涉诉纠纷,都能反馈到法院,法院就会立刻启动调解机制。这种做法在全国还不多见,最高人民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封市委对此都给与了高度评价。目前,省高级人民法院正着手在全省法院范围内推广开封民调网络经验。

  今年6月6日上午11时,通许县人民法院练城人民法庭庭长黄山西接到一位村干部的电话后,急忙赶到了该乡辛庄村。原来,由于阴雨连绵,辛庄村村民岳邦家的红薯窑被雨水浇塌了。红薯窑距村民陈敬家的院墙很近,结果导致陈家院墙坍塌。双方为此发生争执,村干部多次调解均没有成功。后来,双方矛盾激化,继尔大动干戈,拳脚相向。情急之下,村干部拨通了法官黄山西的手机。黄山西来了之后,对双方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讲法明理。经过3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由岳家把陈家的墙砌起,并给付陈家500元赔偿经济损失。陈家主动向岳家道歉,岳家对陈家也表示谅解,一场紧张的邻里纠纷顺利和解。村干部敬佩地说:“俺们好长时间都没能解开的疙瘩,让法官仨钟头儿给摆平了!”

  司法调解,让当事人和谐共处,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今年以来,河南省法院一审民事案件调解率和当事人服判息诉率与去年同时相比大幅上升,平均达50%以上。通过司法调解,全省群众涉诉申诉、上访数量明显下降,部分基层法院新增上访数为零,促进了社会和谐。

  河南省法院系统在民商事、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自诉刑事、执行等领域大力推行和运用调解手段,平息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还大胆把民事调解引入行政诉讼领域,既做到了官民平等,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促进和监督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化解了官民之间的“怨愤”。2002年,驻马店亚泰农业公司以每亩7万元的价格将150亩土地转让给万博农业公司,共计1050万元。2002年4月,万博农业公司向驿城区人民政府申请办理了该块土地的土地使用证。之后,万博农业公司用该证在驻马店市城市信用社贷款1000万元。2004年,万博农业公司以驿城区政府给其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所记载的土地地址不清,位置不明,起诉到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撤销驿城区政府的批复和给其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一审法院以驿城区政府超越职权为由,撤销了该土地证。驿城区政府提起上诉。由于该案存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交叉,协调解决便于及时化解各方争议,于是驻马店中院本着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民事、行政争议,拟定了一个协调方案,发给各方当事人进行协商。此协调方案当事人先后修订六次,中院单独或组织双方当事人协调共11次,直到6方当事人都满意,才组织当事人在协调意见书上签字。此案的调解解决,对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化解矛盾起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6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大力规范司法行为为社会和谐提供司法保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同时强调要“完善司法体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教育活动中,河南省法院系统把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作为重点。在全省法院系统史无前例地开展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受到了河南省委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以及省人大、省政协和省委其他主要领导同志先后分别作出批示,对河南省法院系统的专项整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增强整改的针对性,全省法院系统普遍开展了“走千家门,听万民声”大走访活动,深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和农村,诚心诚意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各级法院共召开座谈会1227次,发放征求意见函26万份。为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提供司法保障,河南省高院制定了《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河南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为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制定了《加强涉及农民工权益案件审理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了对进城务工农民在人身损害赔偿方面与城市

  居民同等标准的要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为切实解决立案难问题,全省法院系统普遍修订和完善了司法便民措施,简化了立案手续,推行人民法院和基层法庭立案“双轨制”。为解决当事人对法院裁判不理解、不信服问题,全省法院系统普遍实行了法官判前释法和判后答疑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涉诉信访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全省法院系统按照“事要解决、人不再访”的要求,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强教育息诉和稳定控制工作。河南省高院还专门成立了处理赴京涉诉上访案件合议庭,接待和处理涉诉上方案件。扎实的教育活动和广大法官求真务实的态度,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入心入脑,广大法官为民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强化,认真开展法院审判工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省法院的审判工作、执行工作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去年7月至今年8月,全省赴京涉诉上访总量连续14个月持续下降,降幅达53%。少数案件裁判不公、效率不高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一批实体上存在问题和程序上存在瑕疵的案件得到纠正。全省法院系统在大接

  访、大走访和自查、评查中发现的存在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的案件逐一进行了纠正或处理。“执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批长期未执结的疑难、骨头案件得到执结,圆满完成了省委政法委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一批优秀的法院群体和先进个人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脱颖而出,有9个中院、50个基层法院和400名先进个人受到了省委政法委的表彰。人民群众对河南法院和广大法官的满意率不断提升。在省委政法委组织的社会各界人士测评中,对法院的满意率为98.3%,对各级中院和基层法官的满意率均在95%以上。9月下旬,中央政法委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调研组在豫调研期间,对河南省法院系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10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河南省高院党组关于全省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情况报告上批示,对河南省法院在省委领导下进行的专项整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希望。10月12日,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作出批示,对河南法院系统扎实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广大干警社会主义法制理念进一步确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意识进一步增强,思想作风明显改进表示祝贺。河南省高院院长李道民表示:“全省法院决心抓住此次契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的精神,贯彻落实好肖扬院长、徐光春书记的批示精神,巩固教育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推进法院建设,不断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新形象,真正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邓红阳 井长水 王伟 程道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