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据称,灵泉寺景区建成后,将与少林寺一起,形成北文南武佛教中心 文有灵泉武有少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9:21 大河网-大河报

  

据称,灵泉寺景区建成后,将与少林寺一起,形成北文南武佛教中心 文有灵泉武有少林
□首席记者张志立通讯员张更明文图

  历经8个月考察、调研,安阳县文化、文物部门在有关专家的协助下,经过广泛地征求各方意见,终于完成了安阳县宝山灵泉景区的策划设计,并于前日通过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昨天,安阳县文化局长邓叶君兴奋地说,该景区建成后,将与少林寺一起,形成北文南武佛教中心,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素有“小龙门”之称

  灵泉寺原名宝山寺,位于安阳市区西南25公里的宝山之麓。这里山青泉碧,谷幽林深。灵泉寺石窟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泉寺始建于武定四年(公元546年),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隋文帝时将宝山寺改为灵泉寺。此处为北方佛教圣地,规模宏大,称“河朔第一古刹”。寺院东西两山,大造石窟,山岩遍刻塔龛,是全国最大的浮雕塔林,俗称“万佛沟”,又名“小龙门”。

  寺中有唐代九级方石塔一对,为密檐楼阁式,通高6米,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四角呈抛物线形,很是优美。塔身镌佛祖、弟子及护法神王,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塔座雕饰的乐伎,各持笛、笙、鼓、琵琶、箜篌等乐器,正在动情地演奏,由此可见盛唐灿烂文化之一斑,是研究古代音乐史的珍贵资料。

  由寺院向东西方向延伸的宝山沟,即万佛沟,现存石窟2座,塔(殿宇)龛245个,佛、僧雕像数百尊,高僧铭记百余篇。以大留圣窟后大住圣窟为中心,从东到西千米有余,浅龛造像密布山崖,刻于南北朝至北宋时期,历时600余年。灵泉寺万佛沟按年代编排,可看出塔式的沿革,可谓“宝山塔林”,堪称全国最大的高浮雕塔林,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石刻艺术史、佛教史的珍贵文物。

  与少林寺渊源颇深

  灵泉寺西北现存的一对单层方形石塔,由塔基、塔身、塔顶组成,型制较小,仅有2.5米高,雕饰朴素。二塔相距4米,乃灵泉寺建寺始祖道凭法师的烧身塔,上刻“宝山寺大论师道凭法师烧身塔”塔铭和“大齐河清二年(公元563年)三月十七日”的题记。据介绍,这是中国最早的和尚石塔。

  据安阳师院教授马爱民介绍,道凭法师是少林寺第二代方丈、邺下(今安阳)著名武僧稠禅师的师兄少林高僧慧光的弟子,北齐时期,稠禅师任龙山云门寺兼石窟大寺(今灵泉寺)寺主,隋朝佛法大兴,道凭法师的弟子灵裕法师到宝山进一步扩大寺院的规模。一时僧侣云集,香火日盛。隋文帝杨坚封灵裕为国师,其圆寂于演空寺,葬于灵泉寺。

  到唐代时,玄奘法师在灵泉寺附近的云门寺拜灵裕法师弟子慧休大师为师,而慧休身体康健,活了99岁而卒。由于众多弟子死后都葬在这里,加之其他寺院的众多高僧死后也纷纷葬在这里,于是便形成了“万佛沟”。

  资金已基本到位

  据安阳县文化局局长邓叶君介绍,此次打造的整个景区为寺周约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文物保护,清除危害植物,增建围墙,整修游线道路,环境绿化;该寺周围八山之巅的八个佛教宗派展示研究中心;悬壁山吴云青纪念馆;养生院、山门、六艺书院;步行道、停车场、服务中心、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预计总投资5700万元。目前,资金已基本到位。

  灵泉寺一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