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就业呼唤多重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16:10 南方新闻网

  每周评论

  大学生失业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国家出台相应的低保政策,失业的大学生却不怎么感冒,这种尴尬的情景在许多城市都曾出现过。如今,同样的难题也摆在中山面前。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研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失业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间

的关系后认为,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率就会下降2个百分点。这一结论警示我们,一定要抑制失业率提高,然而现在却是中国大学生失业又不愿意接受救济的事实。有专家认为对大学生低保得不偿失。在我看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保”,而是怎么“保”。

  让失业大学生申请低保,去找证明人,出示各种证件证明家庭情况等,多数人根本就经不住这种“张扬”。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给予其家庭低保呢?即大学生所在地的社保部门在了解学生情况后,直接与学生家庭所在地的行政部门联络,调研其实际家庭情况而给予低保,虽然成本有些高,但至少可以保证将低保措施落实下去,而不是眼睁睁看着失业大学生处于痛苦的两难境地。

  在低保政策上还有一些盲点应该加以注意。比如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纳入低保的同时,大学生本人也享受低保。也就是说特困大学生不是享受大学所在地的低保,而是享受家庭户口所在地的低保。这样一来,如果这一类大学生失业了,他就是想享受低保,也无能为力。再说,现在的低保额度实在太低。

  以南方某城市一月260元的低保为例。260元不是“全给”,而是用来补收入的差额的,比如一家三口,孩子在上学,父母的月收入加起来才700元,根据低保标准应该是780元,则会给这个家庭提供80元的低保。80元,对一个处于失业线上的大学生家庭来讲,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贫困或失业大学生所在地及家庭所在地的低保,应当提高额度。

  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始注重引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对接,就连一些理论学科,也想办法“接地气”。问题是,在转变过程中,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参差不齐,这也是一些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让这些曾勒紧腰带不惜借钱交高学费,为了毕业后能与人才市场对接却以失败告终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去申请几乎不够吃饭钱的低保,恐怕不太现实。

  所以对于失业大学生的低保政策,不但要落到实处、扩大范围、提高额度,还要注意多重连保。学生所在地与家庭所在地连保,失业后保障与在校时保障(指保障学生知识结构与就业市场接轨的顺畅性与均衡性)连保。事实上,大学生就业与失业是个社会工程,不是哪一个行政部门或高校的事。另外必须提及的是,大学生“失业”有的是“真失业”,有的是“假失业”,即不愿意就业,比如立志创业,或考研等,这些微观因素都应当考虑在内,区别对待,才能使低保政策有条不紊地运作。中山的治理政策与措施的效果如何,或可拭目以待。

  □东方愚(作者为资深经济评论员)

  向本版投稿视为同时向奥一网投稿

  《每周评论》向社会各界征稿,读者可对本地新近发生的时事、社会新闻发表评论,文章长短不限,但务求观点新颖独特,具建设性和前瞻性。欢迎赐稿,一经采用,即奉稿酬。稿件请发到nfdsbcomment@yahoo.com.cn或传真到020-87366376。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