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楼市观察:十大关键词见证房地产宏观调控一整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14:42 中国新闻网

  

楼市观察:十大关键词见证房地产宏观调控一整年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11月30日提出:尚未公布住房建设规划的城市,务必在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编制、公布和备案工作;尚未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的城市,必须在2006年年底前建立并实施。这是自宏观调控效果大检查的消息传出后,有关部门首次对调控效果做出综合表态。中新社发 井韦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加息

  时间:2006年4月28日

  主要内容:

  央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即其中5年以上的商业房贷基准利率由原先的6.12%上调至6.39%;5年以上公积金贷款由现行年利率4.41%调整为4.59%。央行当时表示,本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短评:

  今年加息的直接诱因是第一季度GDP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同时出现过热的现象。央行此举直接意图在于控制信贷,一季度的新增贷款几乎完成了央行半年的贷款目标,信贷的增长刺激了投资增长,进而推动了商品价格上涨,而这些钱大多流入房地产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行业,许多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加息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也意味着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开始。

  在加息之初,某调查显示:51.44%的受访者认为,调整利率对于抑止房价而言力度不够。而事实上,正是这次加息成为了今年此后不断出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滥觞。

  国六条

  时间:2006年5月17日

  主要内容:

  (一)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各地都要制定和实施住房建设规划,对新建住房结构提出具体比例要求。(二)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严格执行住房开发、销售有关政策,完善住房转让环节税收政策,有区别地适度调整信贷政策,引导和调节住房需求。科学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规模,加强土地使用监管,制止囤积土地行为。(三)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四)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制止擅自变更项目、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行为。(五)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六)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短评:

  国六条产生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会议认为,中央去年实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策和部署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主要是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国六条拉开了2006年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序幕,是日后出台的各项政策的总的指导方针。而此次的国六条在宏观性中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表明今年的楼市调控将不会是对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打压。

  国十五条

  时间:2006年5月17日

  主要内容:

  经济适用房建设目标9月底前公布;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项目总面积七成以上;购房不足5年转让须交营业税;空置3年以上商品房不得作为贷款抵押物;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三成;居住用地供应量七成用于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土地闲置2年将被收回使用权;各地城市年内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短评:

  国十五条涉及面广、力度大,被认为是国六条的细则之一,但由于政策出台后对市场反映的观望时间过长,国家对相关概念解释不及时,对市场的影响没有其应该发挥的作用那么大。不过,该政策仍是今年到目前为止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最大的政策,直接导致了上海房地产一、二手交易量的下降并且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长期的影响作用。

  而其中有关“90以下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和“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两个概念就开始步入漫长的解释之路。由于各地都将会出台新政细则对国六条和国十五条进行进一步的阐释,此后各地就国十五条所出台的细则,以及各部委就国六条、国十五条所进行的进一步调控,将今年宏观调控的力度充分凸显出来。

  [1]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