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郊区青年:在都市心脏和边缘起落 徒手奋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10:06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郊区青年大多是外省青年,每天在都市的心脏和边缘候鸟般起落,怀揣着对大城市的梦想,怀着对家的渴望,现实地徒手奋斗,人人力争上游

  每天早晨,几十万白领乘车或者开车到曼哈顿去,傍晚回家。十年间,有一百多万

纽约人奔向城市外围,只留下了一个衰颓的“半日城市”:汽车和铁路班车开到时,全城像涨潮……为人群所淹没,入夜落潮时,人群又退走了——基本上只剩下小偷、警察和老鼠。

  半个世纪后,同样的城郊人口定向流动路径,在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最前沿的城市里日益明晰。只是,这场潮汐的主力是外省青年。

  北京CBD依然是最大的人力码头。每天早晨,从北京通州驶向CBD的城铁八通线和数十条公交线路装满乘客,京通高速路上各种档次的私家车、班车则摩肩接踵,争先恐后地把数十万人卸载到城市的中心地带,而此时从城里驶向郊区的车辆上空空如也。傍晚的状况则恰好相反。

  越来越多的中国外省青年加入了城郊候鸟的行列,他们通过上大学留在某一座城市里,或者胸怀都市梦外来打拼,在城里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并务实地选择了在郊区居住。清早6点多出门,又趁着夜色回家,迎接他们的可能是一个三居,可能是两室一厅,也可能是一个小户型,摆放着几件宜家的用具,拥有若干热门的财经类书籍,比如财富人物的传奇,他们成为郊区青年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都担负着20年左右的还贷压力,

  《京通核心商业地产白皮书》显示,从2003年到2006年,仅在北京近郊通州置业的城市“新移民”,在短短时间里增长多达40万人,这些新移民的年龄大多在25岁至40岁之间,是消费的主力群体。

  这些人“显然大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一水都是年轻人,而且大部分是外地人,口音各不相同。”这是一直在电视圈任职的白亮争在城铁八通线上的观察体会。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白亮争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去年在通州购买了130平米的住房,正式结束了十年北漂的租房生涯,加入了郊区青年的行列。“终于在北京有了立锥之地,白手起家,一分分挣起来。”白亮争觉得,从拥有房子那天开始,精神上就不再漂着了。

  葵花青年

  “总地来说都是没钱的人,但也都是很有希望的人。”复旦大学毕业、在一家4A外资广告公司任文案的东北女孩崔岚说,她2000年在通州买了90平米的房子,成为最早定居的郊区青年之一。先生也在一家著名外企任职,崔岚回忆,买房时两人全部的储蓄只有3万元。邻居们的情况也大体差不多,80%是外地人,多数在CBD上班,比如有人在美资的航空公司任财务总监,但是在买房的历程里,大家无一例外都是从头开始。

  “他们属于中国的青年实力派,代表了上升社会的上升阶层。”郊区青年的一分子、《新周刊》驻京首席记者胡赳赳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这个来自湖北小镇的青年,在北京郊区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108平米的住宅,从此可以享受郊区的晃晃悠悠。

  “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变化无可限量,有些人的收入会持续上升。”北京一家房产经纪公司的副总永文介绍。永文是通州新华联锦园的业主,曾经成功地操盘“葵花社”地产项目的推广,葵花社寓意着朝气蓬勃,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永文说,我太熟悉这个客户群体了,因为那曾经就是我自己。

  1993年,宁夏青年永文第一次来到北京,还是到京郊的大兴县,下车后,正好是傍晚,他至今还记得当时一无所有、举目无亲的悲凉感受。好在收入在不断改善,7年前,永文月薪3000块钱,渐渐涨到月薪1万元,自己创业后就跳离了工薪阶层的行列。2002年,永文在通州购买了一套130平米的房子,附带10平米的地下室,而这座房子,是他在北京的第一个起点,用老婆的话说:“有了家,就有了一切。”永文告诉记者,郊区青年绝大部分是外地人,没有父母可以依靠,习惯性地去奋斗,成长速度会比常人快,家庭财富的累积速度也特别快。永文所在的小区里,从自行车乱放到渐渐停满了私家车,车型从奥迪到QQ不等。

  永文和朋友们很快总结出了郊区青年的三部曲:“第一年买房子,第二年买车,第三年生孩子。”在郊区青年聚居的社区里,第一年几乎看不见老人。来来去去都是年轻人的脸孔。除了极个别业主是单身,大部分都是刚刚结婚或者是未婚同居的小两口。但过了两年,郊区青年婴儿潮席卷而来。永文介绍,他所在的小区里如今满地都是孩子,从两三个月到两岁不等。

  永文自己这两天也即将要做爸爸了,一天中午太太说可能要生了,永文提前演练了一番,立即从朝阳门的公司往回赶,令永文欣慰的是,因为避开了上下班的高峰,平时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了20分钟。

  除了年龄、家庭构成相近,小区里的文明程度令永文很是满意。邻里纠纷常常是用很君子的方式解决。邻居家的狗叫让永文不甚其扰,他在自家门上贴出了一首打油诗:“春眠不觉晓,夜夜闻狗叫,夜来嚎两声,郁闷知多少。”结果第二天邻居就把狗送走了,邻居如此自觉,让永文反而感到很是不好意思。

  [1]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