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专新生不上课工厂当"外劳" 控诉学校"三宗罪"(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16:07 中国新闻网

  

中专新生不上课工厂当"外劳"控诉学校"三宗罪"(4)

  经协商,小芬最终被姐夫带出了工厂。陈先生说,她打算让小芬回老家复读初三,明年重新参加中考。小芬现在很快乐,她说她“解放了”;小芬又有些忧伤,因为,她觉得走了两年的弯路,“虚度了两年的青春”。(广州日报/图)

  近年来,“技工荒”困扰着珠三角的制造业,在这一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模式被广泛地使用。职校为“伙伴企业”提供实习生,“伙伴企业”为职校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实现“双赢”。今年3月30日,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鼓励和推广该模式。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作为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结合点——学生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记者了解到,有大量外省贫困地区的职校新入学学生被老师带进珠三角的制造业企业充当加班加点的工人。小芬,就是“入粤学生工”中的一员。

  “姐夫,拜托你赶紧来工厂带我走吧!”

  小芬(化名)是个18岁的女孩,湖北黄冈人,今年8月份考入黄冈鄂东女子中专学校的电子专业。该校就学生的就业去向公开做出了“六不送”的承诺,即:工作环境差,对身体有损的企业不送;规模小,不稳定的企业不送;科技含量低的企业不送;待遇低的企业不送;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不送;信誉不好的企业不送。

  陈先生是小芬的姐夫,目前在湛江工作。这个月以来,陈先生多次接到小芬的电话,哀求他:“姐夫,拜托你赶紧来工厂带我走吧!我都快累死了!”

  小芬说,今年8月份新生报到后,学校组织新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军训,随后只上了十多天的课。10月16日,老师把300多名新生带到珠三角某电子有限公司进行“勤工俭学”。两个月过去了,小芬感觉到自己当前的生活状态“根本就不像学生,更像是一名廉价劳动力”。

  上周五清晨,陈先生和记者一道去了那家合资电子公司。记者与小芬、300多名学生在工厂的管理负责人秦教官,以及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吴先生进行了交谈。

  企业: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很常见

  据吴先生介绍,该公司今年刚跟黄冈鄂东女子中专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他说:“我们的招聘要求是‘高中以上学历’,但现在招工太难了。我们很喜欢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实习表现好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留在我们这里工作。这对学校和企业都有好处。这种模式目前很常见。”

  吴先生表示:“我们公司的实习生都是满18周岁的。公司一般要求实习生已临近毕业,至少得2年级以上,我们之前并不知道小芬这批实习生是刚入学的新生。”

  学校:扶贫兼勤工俭学 工资补交学费

  小芬所在的黄冈鄂东女子中专学校在上海和广东的两家制造企业共安排了上千名长期实习生。秦教官被学校派驻广东工厂,负责管理实习生。他向记者说校企合作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扶贫”。他说:“这些女孩要是呆在家里不出来,就没书读,因为穷。”“我们那里经济很落后,孩子们的家境普遍很穷。根据教育部的意见要求,校企合作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

  据秦教官介绍,该校是一家“半公半私”性质的职业中专,成立于2003年,由两位私营老板与当地妇联合作办学。学生三个学年要交的学费分别是2850元、2500元和免费。每个年级都设有“扶贫班”。扶贫班的学生欠交的学费,需从他们“勤工俭学”的所得收入中抵扣。小芬就是贫困班的学生,她只交了1000元学费。在进厂前,校方与每一名学生的家长都签订了《勤工俭学协议书》。

  [1]

[上一页] [1] [2] [3] [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