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本女孩到中国调查“反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10:57 世界新闻报

  本报特约记者 王小燕

  靠说“你好”跑采访 借助外援找人脉

  “中国人的对日情感绝非反日教育所致,更多地在于中日之间的那段历史”

  不懂中文的日本女大学生青柳绘梨子,几周前独自来到中国,只为拍一部描述中国人对日情感的纪录片。三周采访结束后,她给出的答案是,中国人的对日情感根源在历史问题。

  

日本女孩到中国调查“反日”

  青柳绘梨子(左二)和“花岗事件”受害者遗属王红女士(左三)以及“花岗联谊会”成员合影

  

日本女孩到中国调查“反日”

  青柳绘梨子

  1.“反日游行”触动思绪

  一副三脚架、一个掌上DV和十几盘DV磁带——带着这副行头,日本中央大学四年级学生青柳绘梨子,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她要赶在明年春天毕业前,拍出一部面向日本大学生讲述中国人对日情感的纪录片。一个不会讲中文,从未来过中国,甚至从未独自拍过电影的女大学生,为何要进行这样一个“冒险”的尝试?

  曾经的他

  绘梨子告诉记者,她的“冒险”源于去年四五月份,中国部分城市出现的抗议日本的游行活动。绘梨子说,当时日本媒体对此展开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其中相当一部分报道认为,“因为中国进行了反日爱国教育,所以导致大规模反日游行的爆发”。

  雷同的论调让之前只顾忙着打工挣零花钱,对中国并没有太多关注的绘梨子顿生疑团——何谓“中国人的反日情感”?媒体报道了什么?又没有报道什么?更关键的是,问题的根源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绘梨子获得了一笔奖学金,于是她决定:用这笔钱拍一部纪录片,将自己观察到的中国人的对日情感记录下来,放给日本大学生看。

  2.靠“我的朋友”打通语言关

  来中国之前,绘梨子曾被老师泼过冷水——“你连中文都不会讲,怎么可能走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尽管这样,天性乐观的她却毫不气馁。在东京几所高校联合举办的一次学生研讨会上,一名北京女孩听说了绘梨子的设想后,热心地将自己的人脉关系介绍给了绘梨子。

  其中,30岁出头的熊谷伸一郎,对绘梨子的影响最大。熊谷一直致力于收集日本老兵的历史证词。当他得知许多日本战犯经过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回国后成为呼吁日中友好的主力军这一事实后,便在日本成立了“继承抚顺奇迹之会”。在熊谷等热心人的帮助下,绘梨子“顺藤摸瓜”,让刚认识的人介绍他们的朋友,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敲定了采访名单:“漂”在中国的日本人、日本留学生、战争受害者遗属等等。

  刚来到中国时,不懂中文的绘梨子面对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但凭借强有力的“外援”,以及几句常用短句,绘梨子顺利闯过了语言关。

  来中国前,几位在日留学的中国学生被她的率真和执著打动,有人自费回国陪同采访,还有人让自己的母亲特地去机场接机。而不懂中文的绘梨子,也硬着头皮记住了几个常用中文词汇,其中最常用的是4个字:“我的朋友!”一个人外出时,每当遇到用手和笔也表达不清的“紧急”情况,绘梨子总会打通朋友的手机,然后用灿烂的笑容指着话筒,大声对对方说“我的朋友”,随即交给话筒那边的朋友去翻译。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