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春运停涨之余需注重公平售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10:29 云网

  距今年春运不足一月,铁道部昨日宣布,今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一律不再实行票价上涨,今后也不再上浮。从2002年开始,每年铁路春运票价都会上涨15%-20%不等,这一做法实施多年,虽遭各界痛骂,无奈“铁老大”岿然不动,积旧成习,几乎成为民众的无望之想。不意昨天铁道部闪电宣布这一消息,令民众既感欣慰,又有讶异。欣慰的是,民间多年质疑抗争,铁道部终于恤民顺变;令人讶异的是,事发突然,毫无征兆,连好消息都来得吓人一跳。

  事实上,仅此前一天,铁道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部分旅客列车票价实行指导价听证会,与会各方代表进行了激烈交锋。外界观察认为,依“逢听必涨”的民间经验,要撼动多年来春运票价上涨的积习,恐怕不易。但出人意料的是,次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就宣布了春运票价不再上涨的消息。去年10月,公民郝劲松状告铁道部春运涨价违反价格法,这一案件也曾引发广泛关注,不过当时民意普遍消极观望,以为胜数不大。此次春运票价不再上涨的消息宣布,也算同时为这桩公益诉讼作了结语。

  春运铁路票价上涨的政策依据,来源于2002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部分旅客列车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执行方案的通知》,这一通知将部分旅客列车票价浮动的决定权授予了铁路局和铁道部。在历次回应春运票价上涨的公众质疑中,铁路部门坚称,涨价是运用价格杠杆调节客运市场供求关系,“削峰填谷”,分流旅客。然而,这一市场化倾向的调整,既未能正视当前制度环境下春运的不可避免,及时有效地疏导春运产生的社会压力,同时还使垄断部门与公众关系产生新的紧张,造成整体的社会怨怼情绪。如果同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领域相比较来看,从早期的过度市场化到近期重新强调“保底”功能的所谓走回头路,铁道部门放弃春运票价上涨的市场收益,以和善的政府姿态,重新强调以低票价保障公众的春运需求,其立场与高层的决策转换亦有融会贯通之处。

  不过,铁道部出台春运铁路票价不再上涨的决定,仍不能真正缓解民众春运出行难的痛苦。事实上,在运力难于改善,春运出行规律不变,供求关系依然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公开公平发售“平价票”,成为铁道部门尤其应该着力解决的环节。“黄牛党”的兴盛,固然与供不应求的客运市场大有关系,但铁路部门内部管理的缺失无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春运“买票难”的问题。近年来,铁路部门通过电话订票、团体订票、往返预订等方式,部分改善了民众一票难求的处境,但对于其内部管理的改进仍大有可为之处。这虽是

垄断行业多年的积弊,在铁路春运票价停涨的同时,仍要不厌其烦地重复指出其内部改革的急迫性,强化公平售票的程序,重罚炒票者,甚至可以考虑试行实名制售票等措施,以最大程度确保政策成效惠及于民。

  深入地看,困扰中国社会多年的春运难题,其核心并不在于火车票价的涨落。浅显的原因,是交通运力的滞后与出行人口的激增,扭曲了客运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人们出钱也买不到票。供不应求的交通现状,令春运始终都是一次社会运行的巨大考验。深层的原因,却是我国以户籍制度为主的一系列制度设置,人为制造出了春运这一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周期性大迁徙。人们因资源与社会关系的流动受阻,又内在地需要服从约定俗成的文化要求,春节便成为中国人一次候鸟式的集体迁徙。这其中,资源实力有限的底层民众,尤其成为这种迁徙艰难的直接体验和见证者。从这点上看,春运的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票价高低的市场问题,它还是一个关乎人口流动的社会问题,更进一步地,它还可能是一个关乎阶层和谐的政治问题。仅从春运票价的停涨入手,持续多年的春运困局可能仍未破题。

  责任编辑:一丁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