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走进经适房小区拉家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07:59 南京晨报

  “要是能在附近买到这些药就好了”、“能不能帮我们呼吁一下,多派几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来我们小区”……前日,晨报“省两会”特别栏目《代表委员到我家来坐坐》邀请省政协委员、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副总建筑师张墨新走进南京第一个经适房小区景明佳园,听居住在那里的廉租房、经适房住户“韶韶”。

  “等儿子毕业了,日子会好不少”相重秋景明佳园赋景苑1幢3单元105室下午1:00来到景明佳园赋景苑1幢的时候,相重秋早已在门口迎接。由于此前有预约,相嘱咐妻子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知道是政协委员前来看望自己,相重秋说他这几天特意看了看电视上的报道,“报告上讲了,对于困难群体政府还会下大力扶持、改善”。

  自从2003年告别凤凰西街的老房子,相重秋带着妻儿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年。用他的话说,这三年是“人上楼梯,慢慢爬”。相重秋说,4岁的时候他的腿就被烫伤,直到现在还常常发病;年轻的时候,下放至农村锻炼了几年;后来回城了,但工作却一直没有,靠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加之妻子患有心脏病,日子过得紧巴巴。再后来,就遇到拆迁,三十几平方米的家也没有了,还好政府给了一套经适房,但又碰到儿子上大学,1000多元/平方米的经适房也买不起。

  “12万的拆迁款,除了孩子上学的费用,剩下不多了。”相重秋说着用手抓了抓头上本已不多的头发,辛酸的经历使得这个50岁不到的男人显得尤其苍老。由于没有足够的钱将房子买下,相重秋现在住的房子只能算廉租房,“每月45块钱房租,就这样一直先住下去吧”。

  “人上楼梯,慢慢爬。”相重秋说,现在政府安排他在小区看看车、打扫打扫卫生,也算有收入来源了。一个月600多元,再加上低保的200多元,日子也能凑合过。剩下的担忧便是妻子的心脏病和儿子的前途。

  “老婆这病要是发了,一刻都耽搁不得。”相重秋告诉委员,社区的卫生服务站只有一个医生、两个护士,设备和药品都跟不上,他希望这样的状况能早日改善。而正在念大二的儿子,是相重秋一生的希望,“等他毕业了,我们的日子可能会好不少”。

  买次药路上要花两个小时严金凤景明佳园畅景苑7幢2单元203室

  从廉租房出来,记者和张墨新一同来到了旁边的畅景苑7幢。与赋景苑1幢的部分住户不同,这里的住户大多付清了房款,这意味着他们真正拥有了房屋的产权。

  敲开2单元203室门的时候,开门的大妈很热情。一番自我介绍后,这位名叫严金凤的大妈把我们让进屋内,一个劲地让我们坐,而自己却站在一边。严金凤说,2003年凤凰西街“红二楼”拆迁后他们就住在了这里。“房子乱了点,买了三年都没

装修。”严指着还放在桌上的药罐,“家里面老头有病,肝腹水,几十年了。”

  严说“家里面老头”的时候,把视线移到了里屋。30多年前,作为知青下乡的严金凤认识了现在的“老头”,不久身为城里人的严金凤和乡下“老头”结为夫妻。1979年,“老头”和严金凤一起回宁,从此“老头”也变成了城里人。“但他什么都没有,没工作、没医保……”严说,“老头”本来身体就不好,回城没多久就一直需要药物维持,一周就得花300多元,一个月1000多元。而儿子由于残疾,一直没有工作,没收入,全家所有负担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我现在一个月就1000多块钱退休工资。”严金凤说,这是他们仅有的收入,几十年来他们就靠这每月1000多元生活下来。因为没有足够的钱给“老头”看病,严说,她曾经为了“200块钱”给医生下跪磕头。“那年老头去医院挂水,末了就差200块钱,可医院因为这200块钱硬是把药给停了,没办法,我只得求他们。”

  谈话中,严金凤不止一次告诉委员,要是现在的人,还不早就和“老头”离婚了。“但想想,毕竟是三十多年的感情,谁舍得啊!”严说,退休在家的这几年,她每天主要的事情就是照顾“老头”和残疾儿子。“买药的地方太远。”严金凤指着装药的方便袋,“要到湖西街的南京宁西门诊部,一来一往将近两个小时啊”。

  “真希望(买药的)地方能近一点。”严金凤满脸的无奈与期望,“老头这病,离不得人啊”。

  委员原声

  一面加大保障一面防止“变异”

  “还是一个福利保障的问题。”在和廉租房住户的交流中,张墨新委员不停发出感慨。张墨新说,景明佳园由于是南京第一个

经济适用房小区,其配套、交通、环境在经适房小区中还算是好的,很多地方也值得其他经适房小区学习,但经适房政策怎样进一步走下去仍然值得思考。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经适房;一方面与经适房有关的福利、保障措施亟待建立和完善。”张墨新说,经适房供需矛盾已在逐步解决,今年政府已加大了经适房建设的投入,梁保华在此次人大会议报告中表示,今年全省将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550万平方米。张墨新认为,在经适房建设量逐步放大的同时,与经适房相配套的福利、保障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经适房住户看病的问题、比如经适房住户出行的问题等。

  “经适房住户中很多此前是住在主城区的,一迁到郊区,交通成本就增加了。要是遇到晚上迟一点,可能还得打车,这笔费用对于他们可能就是难题了。”张墨新建议,在经适房规划、建设过程中类似的问题都应考虑进去,从而保障住在经适房里面的困难群体安心、舒心。

  此外,和加大保障建设同样重要的是,要防止经适房“变异”。张墨新说,他曾经到过个别经适房小区,里面有不少轿车。“这当中可能存在住户通过汽车谋生和走亲访友等情况,但不排除个别经适房住户并不是真正需要经适房。”张墨新建议,建立最严格的经适房资格审查体系,在加大保障的同时,严格把关,一定不能让经济适用房出现“变异”。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