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需要注入文化活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09:20 南方日报

  南方论坛之二

  本报评论员

  传统节日靠什么来保卫,靠放假吗?靠申遗吗?未必。目前我们的传统节日还停留在“美食节”的层次,体现的只是农耕社会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对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来说,传统节日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以大众化、民俗化的方式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文化内涵,重要的是要靠整个民族形成一种自觉

  昨天是西方的情人节。这个舶来的节日,正在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人的追捧。再过几天,就是我们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两年业已形成的一个规律性现象是:每当传统节日临近,“保卫”、“振兴”或者“放假”、“申遗”的呼声都会响起。所有声音反映出来的其实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节日正在日渐式微。

  春节就要到了,关于年俗文化的讨论渐渐热闹起来。此前曾经有过“保卫春节宣言”的慷慨激昂,有过“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的专家论点。但是人们照旧感叹“年味”正在变淡,言辞中照旧流露出失落感,什么都没有改变,而且感叹还有加剧的趋势。一言以蔽之,曾经的春节,已渐渐成为国人怀旧的寄托。传统节日靠什么来保卫,靠放假吗?靠申遗吗?未必。传统节日曾经带给国人身心的愉悦,发力点显然应该是让那种我们必须承认逐渐消失了的愉悦得到“回归”。这就不是申遗或者放假能够涵盖得了的,而需要对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毋庸讳言,我们的传统节日缺乏寄托或宣泄情感的标志物。也就是说,目前我们的传统节日还停留在“

美食节”的层次——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
月饼
,诸如此类。在突出“吃”之外,委实欠缺了一点情趣,欠缺了公众的直接参与。西方的圣诞节有圣诞树、圣诞老人;万圣节有骇人的面具、古灵精怪的打扮;直截了当言情的情人节就更不必说了,有玫瑰花和巧克力。不错,春节原来也有祭祀、打年糕、闹花灯等标志性的习俗仪式,但其所体现的只是农耕社会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即便我们对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烂熟于胸,“理论”与“实际”也已经严重脱节。那种以农耕社会习俗为标志的“年味”,早就变得不适应当代社会了;而当代社会却并没有与时俱进,为传统节日补充新的文化内涵。

  我们必须看到,国人对春节的热情还是非常高涨的。每年春节前夕,中国铁路都在上演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春运,排队买票的艰难、火车上的拥挤与忍耐,都改变不了人们赶回家过除夕的传统。这就是一个最有力的明证。传统节日也许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对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来说,传统节日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那里面保存着我们独特的文化记忆,它们的形成过程也正是整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与此同时,传统节日更像是一条纽带,把

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中,潜移默化地积淀成一种文化认同心理,进而对形成民族精神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对传统节日,更需要下一点实际功夫而不是玩一些表面上的花拳绣腿。

  面对传统节日氛围越来越淡、传统节日内涵渐行渐远的不争事实,在“保卫”与“振兴”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之际,探讨怎样以大众化、民俗化的方式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尽管迫在眉睫,但是显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别指望一两个“工程”就可以宣告万事大吉,重要的是要靠整个民族形成一种自觉。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