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项减排指标绝对下降持续下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09:39 南方日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国节能减排情况仍待改善,广东成绩令人满意 两项减排指标绝对下降持续下降 温家宝总理在昨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坦诚指出,虽然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在2006年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年初所制定的目标依然有较大差距。 而就在昨天,广东省环保局局长李清代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说,经国家环保总局最新核实,2006年我省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两项指标,分别比2005年下降2.1%和0.9%,实现了2006年广东减排目标。 另外,虽然我省2006年万元GDP能耗值尚未核算出来,但省发改委主任陈善如代表昨日证实,我省2005年的万元GDP能耗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5.8%,2006年还将下降。 在我省去年GDP达到2.5万亿、增长14.1%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正是省委省政府率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能耗和排放量下了“猛药”的结果。 广东成绩优异只因起步早 像广东这样,污染减排指标在全国上升的情况下呈现绝对下降并不多见。同期,万元GDP能耗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继续下降。 陈善如透露,下一步广东还是想办法把第三产业的比例增大。早期,除了加大力度淘汰高能耗企业外,广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已占GDP的42%。与第二产业比,在同等增加值下,第三产业能耗仅是第二产业的20%左右。因此,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使能耗大为下降。 说起污染减排所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李清认为,环保工作的任何一个收获,往往得益于多年前的治理,可以说,广东环保的成效应归功于认识早、起步早。早在2003年,省政府就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制定了珠三角和全省环保规划。珠江综合整治于2002年展开;污水处理厂和电厂脱硫工程也是在2002年启动的。这些工作都为2006年广东污染物总量指标的下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排污结果每半年公布一次 但是,李清听到好消息后并未松下一口气。“今后几年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确实十分艰巨。”李清直言。他指出,由于我省经济总量大,增速快,加上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要完成国家下达我省“十一五”SO2和COD污染总量削减15%的目标难度仍非常大,加上珠三角空气质量部分下降,山区和东西两翼水污染保护的压力加大,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李清提出,今后要严格环保准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总量,同时加快污水处理厂、电厂脱硫工程建设,继续努力削减污染总量,提高治污能力。 李清认为,到2007年底,我省污水处理能力将新增100万吨,至2010年,达到1100万吨,这样有可能完成COD减排任务。 另外,李清告诉记者,计划2008年完成现有火电厂的脱硫任务,抓紧关闭5万千瓦火电机组,为优质项目腾出环境容量。 李清还透露,广东省内21个地级市的排放指标完成情况,将在下个月正式公布。“广东省环保局今后将每半年公布一次排污结果。” 重点污染源24小时受监控 “为污染减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到2008年前,我省将选择1000家国家重点污染源和污水处理厂、电厂,建立污染排放的信息化自动监控系统。”李清接受记者专访时还透露,为了强化环保监管,省环保局加快污染排放指标监测。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省控重点污染源。至今,我省已有300多家省控污染源参与24小时联网监控。据了解,这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在此基础上,广东环保信息地图的建设规划同时浮出水面。李清称,广东环境监控中心未来将落成。据称,该中心坐落于广州市新会展中心附近,并将马上动工。 按照规划,这个新的广东环境监控中心一旦落成启用,将成为全国比较先进的环境监测指挥中心。届时,广东环境监测的各类实验室、24小时联网监控系统都将进入该中心,所有信息通过卫星收发。广州、汕头、深圳、茂名、韶关成为省内监控五大区域中心。 “‘十一五’期间,广东为构建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将投入23亿元。”李清最后说。 权威解读 中大博导周永章解码我省减排佳绩—— 粤环境与经济关系出现嬗变 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对17个省(区、市)有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去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其中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而过去被称为污染大省的广东,环境状况却出现了质的转变,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曲线出现转折——从过去连续上升到“掉头”向下。这是什么原因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负责人周永章教授。他认为这表明广东环境与经济关系出现重要转变。 环境与经济应当双赢 周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广东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得的成就,GDP翻了4.5番,人均GDP翻了3.9番,广东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付出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同步翻番的代价。 而今这种现象直到最近才得到初步遏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是发展观念出现转变。环境与经济可以双赢,也应该双赢。从“环境保护”转到“环境支持”,从“经济发展支持环境保护”转到“环境保护支持经济发展”已慢慢为社会所接受,极大地扭转了“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特殊国情,走先发展(污染)后治理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错误认识。 第二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出现平缓甚至倒转的迹象。EKC源于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的倒U形关系,认为在经济发展早期环境质量是逐渐恶化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EKC出现平缓甚至倒转经常指示了技术与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环境质量需求的收入弹性对EKC变化亦有重要贡献。随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会逐渐提高,环境质量需求的收入弹性会逐渐变大。环境质量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人们会牺牲经济利益来改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就会逐渐改善。 第三反映在广东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根据循环经济思想,包括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节约支撑能力、资源禀赋变化与弹性系数等四领域共51个指标的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估算结果,广东省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污、资源化等核心指标目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每年均有所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行政管理费用占GDP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反映广东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已经从数量的差异发展为结构性差异。GDP质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需以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 周教授说,广东未来发展的关键是,切实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措施落实好,巩固在环境领域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他认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现代文明的召唤,贵在行动。应该发挥节约型社会评价体系的明确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节约型指标体系,引导全省和各地级市健康发展,使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污、资源化、无害化、企业形态等核心指标向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目前,我省虽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位居全国领先地位。但制度支撑、科技支撑、教育支撑指标要不断提升。绿色电力比例、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量比例、天然气的利用比例、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节能灯普及率等要实现较大突破。力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工业用水弹性系数小于1,并逐年下降,土地消耗弹性系数趋于0。 他认为将来我省应该以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耕地面积年增加率、森林覆盖率年变化率等资源禀赋指标向有利于自然生态方向发展。在政府主导下,进一步发挥促进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的价格杠杆和市场机制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真正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专家观点 广东成绩恰因立足于结构调整 温家宝总理在昨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虽然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在2006年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年初所确定的目标依然相去甚远。温总理此间还明确指出,节能和减排这两大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 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位官员昨日下午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总理的“上述话语虽然不多,但是让人感觉很有分量,很有力度”。他说,从2006年减排降耗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来看,这项工作开展起来确实有很大的难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将遇难而退,“总理这次说的这些话,实际上再一次把‘降低能耗’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此外,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表示,“在节能减排问题上,我们没有任何退路。” 令各界瞩目的是,2006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其重视降低能源消耗、建立节能型社会的程度前所未有,各相关部委、各省市亦是纷纷全力出击。然而,“十一五”第一年所收获的结果最终难以令人满意。那么,究竟是什么阻挡了节能降耗之路? 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司长马京奎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与环境已经为实现经济增长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如果这一趋势不尽快扭转,将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加大节能减排难度。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韩永文也分析说,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结构比重偏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确实给节能降耗制造了障碍,但需要看到的是:节能投入、技术改造、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等的完善,政策效应显现还都需要一个过程。 国家信息中心的范剑平研究员认为,要想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不能仅靠行政性的指标下达,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也需要及时跟进,否则会事倍功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室副主任刘戒骄还认为,现实的严峻挑战,呼唤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出台。 值得提及的是,就在2006年全国节能降耗不降反升的背景下,广东省的节能降耗取得了显著下降的良好成绩。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分析,在节能降耗目标中,有30%到40%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但是有60%至70%需要通过结构性调整来实现。 “广东之所以在这方面率先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恰恰与他们立足结构调整,而且比较注重部门配合有很大的关系。”受访的专家分析表示,节能降耗政策理应包括价格改革、税制改革、调整高耗能产能、加快技术进步和调整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税等,“应该说,2006年广东的这些措施已经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镜头看两会 一捧白雪大有乾坤 “记者同志你来,我给你做个小实验。”刚从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上回到五洲大酒店住处的人大代表许兴雄,从房间里拿了个杯子就拽着记者往外走。 在五洲大酒店外的一排“绿化树”上,许兴雄抓了一把前一日北京刚下的春雪捧在手里,“你看,这雪很白吧?”(上图右)接着,他又把雪放进了带来的玻璃杯里,这时在洁净玻璃杯的衬托下,刚才还显得雪白的雪已经显示出了一些污浊,许兴雄神情有点严峻,“咱们走,回房间给你看最后的实验结果。” 在回到许兴雄的房间一个小时后,杯子里的雪慢慢溶解,最后竟然成了一杯浑浊不清的脏水(上图左),“这里面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煤尘、土灰等污染物。”许兴雄举着一杯脏水忧虑地说,“这就是温家宝总理为什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环境保护、加强节能减排的原因。” 新华 专题撰文前方特派记者谢思佳段功伟陈枫后方联动记者刘茜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 图: 火力发电厂是深圳市主要的工业废气排放源,它将接受有关部门的重点监控。 何俊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