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两会”语境下求解“居者有其屋”命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07:01 长江商报

  本报评论员 彭永斌

  毫无疑问,只要人们的绝大部分收入还要被房屋“绑架”,住房问题就将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国人自古有之的“居者有其屋”梦想,与开发商们所津津乐道的“房产经济”间看似难以平衡的关系,也势必随着房价不断看涨的现实而矛盾丛生。

  正是基于解决住房难的民生要求,基于此前各种宏观调控并不能有效抑制房价的现状,在本次两会上,“怎样才能让广大群众买得起房”的命题,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

  同一天,一份由民革中央提供的、题为《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的提案,详细阐述了政府参与建房的必要性,并建议政府区别对待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

  廉租房、经适房等,一直被寄予厚望——将广大的中低收入者从高昂的房价中解放出来。上述重大“利好”,无疑是民生福利的一剂“强心针”。事实上,从1994年开始,我国即已将住房市场划分成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和商品房供应体系,经适房针对中低收入人群,商品房针对较高收入人群。这一理想状态若实现,住房问题将“井然有序”。

  然而现状却难以让人满意。经适房以政府限定价销售,政府免收的土地出让金、减免的一些税费,其实质是一种政府补贴。对开发商而言,商品房尤其是大户型、别墅等带来的利润空间,已经足够消解掉这种“减免补贴”带来的好处。资本逐利,开发商的目光,自然不愿意投向收益较小的地方。

  要真正实现经适房的价值,给广大群众带来福利,政府还需要形成更有效的“激励”,促使企业投身经适房建设。

  其实,单纯的房产市场,并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房价高企表现出来的房市繁荣,也被不少专家指责为经济的“虚假繁荣”。当前我国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廉租房、经适房才符合国情。也只有将广大百姓从房贷中解放出来,他们才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拉动消费、活跃市场。

  探询“房产经济”与住房公平间的契合点,既实现经济的健康增长,又实现百姓“安居”,不仅需要中央政府宏观层面的努力,平衡经适房等的供求关系,更需要一些地方政府深刻理解“房产经济”的内涵,以切实有效的行动,真正实现百姓满意的“房市繁荣”。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