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评两岸文化:大陆生命充沛 狭隘困住台湾(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18:17 中国新闻网

  

余光中评两岸文化:大陆生命充沛狭隘困住台湾(2)

  余光中的手写稿,他认为草稿要写得用心,文章才可能愈改愈好。

  “其实语文是活的,交流才会迸出更好的结果,很多文字的运用,就是大家互相影响。像‘生猛’就是香港的用语,‘作秀’也是外来语,大家都用得很顺手,这表示语言会自己寻找最适合的发展方向。政府的干预是非常不适当的,事实上也干预不了。”

  余光中认为,台湾目前的种种做法,说穿了是采取防堵的守势,“但守势基本就是属于弱者的一方。我们采取守势,难道是我们比较弱吗?”按照余光中的想法,台湾应该主动出击,争取华人世界文化龙头的宝座,才能创造出台湾文学、文化更新的意义。

  “减法趋势”造成伤害

  余光中认为,就是因为政策使然,使得台湾原本在文化上的优势逐渐丧失中。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是华人世界的文化中心,当时大陆正在搞文革,所以在文化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今,情势逆转,大陆开始致力于文化发展,电视上有很多讨论古典文学的节目,都很受到欢迎。像于丹就是在电视上教授《论语》,变成大陆很红的作家;另外,大陆目前在海外设置了一百个孔子学院,这些作为,都让大陆在文化上逐渐赶上台湾,甚至超越台湾。”

  “台湾目前有个很可怕的趋势,就是减法。”余光中摇摇头:“我们现在似乎什么都要去除、消去,但这对文化是一种伤害;因为文化是靠累积的,时间会自动去芜存菁。但现在政府这种强烈的介入,即使出发点再好,也很容易造成文化上的破坏。”

  这种减法趋势会对台湾造成什么样的伤害还不得知,但台湾在现代文学的创作方面,目前已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纯文学的创作者还在探索,通俗文学虽然受到欢迎,但免不了有媚俗之嫌;出版市场更是以“轻薄短小”做为最高指导原则。对此,余老倒是显得很宽容:“没有办法,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捕捉这个变化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的文学创作则以旺盛的生命力,不停创作出令人震惊的佳构,像贾平凹、莫言等人,都写出让大家赞赏不已的作品,“这是当然的事情,毕竟对岸可书写的题材太广、太多了。”余光中表示,自从大陆的文学摆脱了宣传的枷锁后,就出现了许多很好的作品,“持续到现在,大陆文学界依然在成长之中,因为有太多事值得关心、有太多事值得书写,这是对岸最大的优势,也是他们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原因。”

  台湾中文不再清纯

  除了政策的影响外,余光中还发现台湾学生在语文使用上的问题,就是受到英文的影响太深了。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