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10:02 东方网

  龙凤旗袍制作技艺

  

  龙凤中式服装历史悠久,款式独到,他们制作的中式服装不仅具有时代文化气息,自始至终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工艺。选料讲究,工艺精湛,为制作各式中装、旗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中式服装行业中,唯一一家保持原有手工缝制技术,唯一一家保持前店后工场的加工销售模式。精致细腻的加工技术为中式旗袍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尤为独特的是“镶、嵌、滚、宕、盘、绣”技术工艺,保持着原汁原味的苏广成衣铺制作的加工工艺。通过“镶、嵌、滚、宕、盘、绣”制作而成的中式旗袍其蕴含着历史文化的底韵,呈现出老一辈技术大师和新一代传承人呕心沥血的努力付出。他们“镂、雕”而成的中式服装,从构思上大胆设想,从技术上精致细腻,使穿着者感受到这不仅是一件服饰,更象一件艺术品。他们更为独特的是各式各样图案的钮扣,形成的“梅、兰、竹、菊”系列,“福、禄、寿、喜”系列,“龙、凤、鸟、卉”系列称得上是中式服装的一绝。通过这些钮扣装点而成的各式中装、旗袍更呈现出栩栩如生、锦上添花的感觉,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为此,龙凤中式服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形成了出国访问、出席盛大宴庆、婚庆喜事、高龄作寿人群的首选。为推广传统服饰,扩大知名度他们与海外客商合作,在新家坡等地开设专卖店,为宣传龙凤中式服装历史文化,增加世界影响力,创造了良好氛围,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服装品牌的销售。通过龙凤几代人的努力,他们在工艺上保持了传统的特色,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发展,使中式服装传承至今,形成了典雅华贵、时代气息浓厚的服装品牌,他们通过制作中式服装弘扬了民族文化,保持了民族特色。

  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艺术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木版水印技艺就已经相当成熟,从流传于世的中国唐代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制的《金刚般若经》插图扉页来看,无论刻版还是印制都已有相当的水平。宋元以来,用木版水印作书籍插图,极为流行,到了明代更盛极一时。特别是到了明末,“饾版”和“拱花”等复杂的套版叠印工艺被广泛采用,木版水印在工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技法随后在民间广为流传,用以印制谱笺小品和民间年画等美术品,成为中国特有的复制传统绘画的印刷技艺。今日的木版水印传承了这一古老的技艺,因此就有中国印刷史的“活化石”之称。

  朵云轩自1900年创立之日起,就传承了木版水印这一传统技艺。历经百余年的研究、制作和拓展,朵云轩木版水印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了绘画、雕刻和印刷的再创造艺术。在江南温暖湿润的地理气候环境中,受“海派文化”的滋养,形成了作品用料考究,精致、典雅、秀润的风格特征,与荣宝斋木版水印形成了中国木版水印“南朵北荣”两大流派。

  朵云轩惟妙惟肖、几可乱真的木版水印作品,为人们学习、欣赏和收藏各朝各代的佳作提供了机会,起到了其他印刷品所不可替代的表达和流传作用,有着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朵云轩木版水印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技艺,而且还是一种优秀文化,一种文明。

  朵云轩历时四年重梓的《明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曾荣获1989年莱比锡国际图书艺术展览最高奖——国家大奖,为我国图书出版业争得了极大的荣誉。2004年朵云轩的“木版水印”被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品种。

  石氏伤科

  

  石氏伤科是享誉沪上的一大中医骨伤流派,在海内外享有着广泛的影响。第一代石兰亭融传统武术整骨手法与中医内治调理方法于一炉,1880年悬壶上海,开创石氏骨伤学派。第二代石晓山吸纳前贤之说,总结实践经验,充实发展了石氏学术内涵,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骨伤诊疗方法,使石氏声誉鹊起。第三代石筱山、石幼山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积累,进一步丰富完善了石氏骨伤学术,收徒授业,桃李满园。第四代石仰山、石印玉、石鉴玉等继承家学、兼收并蓄,力求创新,融石训与新知于一体,把石氏伤科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现在石氏伤科以专病诊治研究为重点,深入挖掘中医伤科精华,不断拓展石氏伤科的学术内涵,先后开设了颈椎病、骨质疏松症、腰腿痛、骨折迟缓连接、老年性骨关节病等,六个专病专科特色门诊,分别由石氏门徒邱德华、李浩钢、杨力信、吴军毫、王敖明等主持。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石氏伤科得到长足发展,誉满海内外,成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枝奇葩,江南伤科的一大流派。目前,黄浦区成立了石氏伤科研究室,并以其为科研基地,建立了多个科研小组,不断地对石氏伤科历史渊源、学术理论、诊治特色、系列药品等进行了研究与开发,从而被确立为首批上海市领先特色专科,取得了累累硕果。

  石氏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立足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牢牢把握骨伤疾患的病理机制,吸取中医内外各科临床精华,融会贯通,广收博蓄,形成了以石氏特色理论、石氏特色诊治、石氏特色手法、石氏特色用药等为一体的学术体系。

  在理论上,石氏伤科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强调气血兼顾,内外结合,创立了“三十二字治病思想”: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

  在诊治上,石氏伤科在诊治上强调:筋骨损伤,三期治疗;内伤症治,须辨脏腑气血;陈伤劳损,审因度势,在治疗立法上注重随证施治,形成了治疗各种骨伤疾病的治疗原则。

  在手法上,石氏理伤注重内外兼顾,整体调治。善于以损伤为主结合体质、兼邪,辨证施以内服药,也擅长用巧劲正骨上骱,强调“稳而有劲、柔而灵活、细而正确”的准则,总结十二字为用,即“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

  在用药上,在方药运用上重视方随证变、药随病异并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总结出了三色敷药、消散膏、麒麟散、新伤续断汤、牛蒡子汤、调中保元汤、石氏伤膏、骨密灵、逐痰通络汤等一系列名方验方。

  昆曲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该剧种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昆曲起源于“昆山腔”,它是元末明初一种将江苏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曲调。到明代嘉靖初年,昆山腔发展了南曲的演唱艺术,并在曲调运用上,吸收了北曲的长处,形成了昆曲演唱体系。梁辰鱼的戏曲《浣纱记》首次运用了改良后的昆山腔,使昆曲一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戏曲。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昆曲传入北京,明末清初时又几乎流传到整个中国,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

  从清代康熙年间起,昆曲出现了衰亡的迹象。乾隆年间,北京的昆曲在与京腔、秦腔和徽班的竞争终于败北;而南方的昆曲虽还占有优势,但也不是当初独尊一面的局势了。到了民国时期,昆曲艺人们更是惨淡度日。

  1949年后,昆曲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上海成立了上海昆曲团,通过种种努力终于改变了人们认为“昆曲必亡”的看法,为昆曲复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因为昆曲演员的成长周期长,投入学费多,淘汰率又较高,使近年来上海青年昆曲演员严重流失,昆曲的生存相当艰难。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乌泥泾棉纺技艺形成于宋末元初,由当时松江府人乌泥泾人黄道婆在崖洲(今海南岛地区)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乌泥泾的生产实践后发展而成的。

  经由黄道婆改进后的乌泥泾棉纺技艺形成了由碾籽、弹花、纺纱到织布等当时最先进的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工序,在棉纺实践中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生产力。人们争相传习,并通过乌泥泾向周遍地区广泛传播。乌泥泾棉纺技艺代代相传,集体不断革新,发展了具有民族性、科技性和地域文化内涵的手工棉纺织技术及产品。

  乌泥泾棉纺织技艺,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使明、清两代全国范围内大量增殖的底层百姓用棉衣御寒;同时促进了上海以及江南地区集镇的形成和繁荣,并且改变了江南经济结构,催生了一门新兴产业,带动了一方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改变了当地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有些风俗至今尚有延续。

  但目前掌握手工棉纺织技术的都集中在七、八十岁的高龄人群中,而记载有关技术的专门书籍、影像资料又严重缺失,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有必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在保护中加以挖掘和利用。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