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电令“房价涨幅第一”释因缘于调控焦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00:23 红网
在不断出台旨在稳定房价的调控措施的情况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市当了一回“出头鸟”。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称,4月份全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涨幅第一的城市是北海。依靠23.6%的惊人涨幅,北海力压深圳(11.3%)和北京(10.7%)。建设部已就此事要求北海市有关部门作出解释(6月10日《经济观察报》)。在我看来,电令房价涨幅全国第一释因只会释出尴尬。 地方政府的解释势必不会突出“合理”“有理”的层次。我从相关报道字里行间已经读出“合理”“有理”的成分。北海相关官员表示,“现在涨这么快,完全是因为之前的基数太低了!”当地一位房地产开发商也赞同其说法。这位1992年就投身北海楼市开发的老“行家”还指出,现在很多外地人来北海买房,比例估计占所有买房者六七成。作为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北海连年被评为“全国宜居城市”,加之当地房地产界还专门赴甘肃兰州和黑龙江等地进行推介,吸引了很多外地购房客。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不同,当时许多外地人来买地建房搞开发,现在外地人士基本都是前来买房。国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的概念,也极大地吸引了外地人。与1993年之后的十数年北海地产低迷期相比,现在新建楼盘的拿地成本和建筑成本都提高了,楼价自然也就提高了。一言蔽之,“房价涨幅第一”事出有因事出有理。可以预见,地方政府的单方解释只会是“合理”“有理”版本。 地方政府解释将陷房地产信息披露于尴尬。北海房价从泡沫破灭后的最低点800元/平方米开始回升,近年来呈现明显加速态势。但面对23.6%涨幅,相关官员却有自己看法:该涨幅数字是国家统计总局城调队通过抽样形式统计出来的,因此并不全面。实际上,北海市房产交易中心对全市所有住房销售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北海房价涨幅远远低于23.6%,同比涨幅仅10%多一点。有关23.6%的统计结果,国家统计总局城调队与北海市事先并未进行沟通。结果出来后北海市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进而国家建设部在看到这一数字后,专门打来电话,询问涨幅为什么会这么高,并且要求以书面形式向建设部作出汇报。而北海市委宣传部一位官员则表示,这个数字(23.6%)太敏感,国家不会看你有什么特殊原因,只在意你是不是涨得太快了,快了就要打击。从中我看到的是现下几近成为普遍世象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数据打架,公众真不知该信谁的? 地方政府解释还有可能陷宏观调控于尴尬。近两年来,高层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一道又一道旨在控制房价过快增长的调控政策,而北海的房价上涨数字无论是高层版本还是地方版本,都不能说完全符合调控预期,不客气地说,也是拳头打在棉花上。人们不会忘记,15年前北海地价也曾如此疯狂,一亩地从10万元炒至100万元者比比皆是。“北海现在的房价就像当年的北海地价一样,都是被外地人抬高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如是表达不满。他说,今年过年以后,眼睁睁地就看着房价升了好几百,“恐怕迟早要像当年那样崩盘”。北海市部分政协委员也发出了类似担忧。今年1月,该市部分政协委员以“北海房地产怎么了,会不会形成泡沫”为题提交一份提案,要求相关部门作出答复。总之,23.6%这个数字让北海人重新想起了15年前那个心头上挥之不去的泡沫破灭阴影。也就是说,现时北海人自己也已经意识到房价上涨得有点不正常。换句话说,无论作何解释?数字都表明北海的情况都未能达到宏观调控效果。不客气地说,未能达到宏观调控效果的背后,要么是调控政策未能调到点子上去;要么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不到位。 因此我要说,电令房价涨幅全国第一释因只会释出尴尬,真要弄清原委还得事必躬亲沉下去“解剖麻雀”;电令房价涨幅全国第一释因的背后,我看到的是相关部门面对房市尴尬的调控焦虑。 稿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