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原崛起系列报道之八 生死抉择后的河南戏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03:12 东方今报

  几年前,群众总是感慨看场戏太难,看场好戏太难。而一些院团的职工,也由于工资低纷纷下海,脱离了演员这个本职岗位。于是,出现了“群众看不到戏、演员没地方唱”的尴尬局面。

  然而,似乎在一夜之间人们又发现:路过剧场,各种戏剧演出的海报十分显眼;打开电视,戏剧节目目不暇接;翻开报纸,关于戏剧的报道到处都是……《程婴救孤》、《村官李天成》、《常香玉》等,走出河南,唱响全国。

  河南戏剧再次火爆全国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河南戏剧风靡全国,常香玉、马金凤等艺术家家喻户晓。然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戏剧却陷入了低谷,面临着一次生死抉择。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如今的河南省属院团,又一次在全国艺术舞台掀起了一阵“河南风”。

  去年,省属8家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达到1042场,实现演出收入约2000万元。《程婴救孤》、《木兰诗篇》、《村官李天成》等一批精品剧目,不断在全国重大赛事上披金挂银。去年以来,省属艺术表演团体就创排、复排了《红娘》、《花木兰》、《红菊》等二十多台剧目。《百姓书记》、《悠悠我心》、《任长霞》等一批紧扣时代脉搏的剧目,也唱响全国。

  改革体制激发潜力

  没有一个好体制,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意识到这一点,省属院团决心改革体制,激发积极性。

  过去是把资金投向重点剧团,现在是投向重点剧目。对《村官李天成》、《常香玉》等精品剧目实行重点扶持,产生了良好效果。

  各个剧团积极推行投资主体股份制,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拓宽了剧目生产的资金来源。省豫剧一团以豫剧《红菊》为载体,与北京汉唐全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东方今报等单位联营,开启了在剧目生产上多元化投入、股份制经营的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效益。

  8家剧团还对导演、舞美、角色等进行公开招聘,一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解决了演职员新陈代谢问题;积极实施名人带动战略,把一批优秀艺术人才如范军、王惠等优秀青年演员推到领导岗位,带动了各个院团的艺术创作和生产。对一批优秀的主创、主演,如陈涌泉、范军、陈静等进行重点培养,大胆使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促进了演职人员出名作、排名戏、创名角、带名团。

  “借力打力”开拓市场

  为激发内部活力,各剧团纷纷创新思路,不断改革剧本运作方式。

  一是“借船下海”。省京剧院联合中国京剧院张火丁戏剧工作室进行市场化运作,排演了《江姐》、《梁祝》等剧目,将演出市场扩展到北京、山东等地,增加经济收入,提高了院团知名度。

  二是鼓励著名演职人员成立个人工作室促进创作生产。省属院团中,歌舞剧院的范军,一团的范静、王惠、李金枝等名演员,分别成立了相声、戏剧艺术工作室,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抓住国计民生大事促进创作生产。围绕农村教育两免一补、廉政建设等,相继创作了《飘扬的红丝带》、《村官李天成》、《任长霞》等艺术精品,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四是抓赛事活动促进创作生产。通过举办戏剧大赛、青年演员大赛、剧本征集等活动,催生出《程婴救孤》、《常香玉》等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

  改变观念做好促销

  为了增加效益,各院团一改过去重生产、轻营销的观念,将市场营销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各个剧团广揽社会人才,聘请一大批有市场运作经验的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各个剧团纷纷与媒体相结合,利用新闻媒体对新排、复排剧目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扩大演出市场的认知度。省豫剧一团与东方今报合作编排节目,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应。

  营销队伍的壮大,营销方式的灵活多样,扩大了艺术表演团体的社会影响和市场演出份额。据统计,仅今年1~5月份,8家艺术表演团体就演出520场,实现演出收入近990万元,演出场次、收入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15%和20%。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