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古瓷案庭审交锋激烈 专家疑其70年代伪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08:12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天价古瓷案庭审交锋激烈专家疑其70年代伪造

  省古陶瓷研究会会长李绍斌指着“墙盘”上的文字向记者介绍,他据此认为向家林的“天价古瓷”至少是1976年后的新仿品。

  

天价古瓷案庭审交锋激烈专家疑其70年代伪造

  开庭前,向家林(戴帽者)成了众多媒体追逐的对象。凌 云 摄

  昨天,在国内文物收藏界引发强烈关注的“天价古瓷”案在镇江润州区法院开庭。记者全程参与旁听,法庭上几乎所有辩论焦点都集中在王德安《南京上演“天价古瓷”闹剧》一文中的“一个陷阱、一场骗局、一出闹剧”这12个字上,原被告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对于“天价古瓷”的真伪倒是没有出现太多争论。

  原被告双方都成了“明星”

  昨天早晨8点刚过,记者就赶到了润州区法院。在庄严高耸的法院大楼下,身为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原《莫愁》杂志社主任编辑、今年已经67岁的王德安,在省古陶瓷研究会会长李绍斌、副会长周道祥等陪同下,已站在楼下。和他们一道的还有新华日报等几乎南京所有纸质媒体的记者,和记者一起赶到的镇江媒体,马上将周道祥等围住,开始现场采访。

  周道祥向记者讲述了这场官司的来历:2005年3月,镇江向家林想向镇江博物馆捐赠四件“定窑贡瓷”,为慎重起见镇博特地从南博请程晓仲研究员鉴定真伪,程认为东西不对,镇博不能收藏。镇博就婉拒了向。当年6月,《南京日报》接到读者报料,称他在向家林家发现宋代瓷器大窖藏。报社派人采访,并以“‘天价古瓷’惊现镇江”为题进行连续报道,引发国内关注。7月,《南京日报》在南京搞“天价古瓷”鉴赏会,周道祥等省古陶瓷鉴定专业委员会专家都被邀请到场,从胎体、釉、工艺、造型等几方面,发现与带过去的标本相比有较大差异,于是委婉地表述了他们的看法。周道祥说,如果是真品,每件瓷器至少价值在300万元以上,而该批藏品有100多件之多,价值至少在亿元之上!当年10月,江苏省古陶瓷鉴定专业委员会以王德安的署名在《收藏快报》上发表《“天价古瓷”闹剧在南京上演》,文后指出“天价古瓷”的出现“有经济利益的驱动,说到底是一个陷阱,一个骗局,一出闹剧。”此后众多网站和央视纷纷介入。今年2月,向家林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王德安和《收藏快报》侵犯其名誉权。

  8点40分左右,向家林在家人及代理律师王学剑的陪同下到场,众多媒体记者马上将向家林包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发问,向家林甚至来不及回答。今年63岁的向家林告诉记者,打这场官司主要目的是要维护自己的声誉,讨回应有的尊严和公道。

  辩论中有“骨子”东西不多

  

  原定于9点10分开庭审理,由于到场的记者太多,一直到9点20分才开庭,在开庭后,仍有媒体记者进入。法庭严禁拍照、录音录像。不少记者为此十分苦恼。

  审判长陈小红开门见山,要求原被告双方就名誉权纠纷一案展开调查、举证和辩论。原告律师王学剑认为王德安和《收藏快报》在《“天价古瓷”闹剧在南京上演》一文中,多处用词对向家林进行诽谤、恶意攻击,给其造成了名誉侵害,使之“人格贬低,名声败坏”,并因此带来了经济损害。他们要求停止侵权,在《收藏快报》上刊登道歉启事,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并承担整个诉讼费用。原告将王德安作为第一被告,《收藏快报》和《石狮日报》作为第二被告。

  对于原告的陈述,王德安的律师及《石狮日报》代理律师依次进行了反驳,他们首先认为文章中不存在诽谤之词,是对事不对人,其次也无恶意评价,对向家林“天价古瓷”的质疑,不过是一种学术争论,因此也就不构成侵害名誉权。

  在调查举证阶段,原被告方都出具了大量“文字”材料。从福建赶到镇江应诉的《石狮日报》代理律师徐军,更是举证了25件文字材料,分成四组向法庭呈递,不仅让人听得反应不及,也让法官看得眼花缭乱。

  法庭两轮辩论从10时45分开始,一直到12点10分才结束。记者注意到,举证、辩论的焦点几乎集中在“一个陷阱,一个骗局,一出闹剧”这12个字上,你来我往交锋激烈,但实际有“骨子”的东西不多,打的多是“口水战”。

  法官希望调停三方不买账

  审判长宣布庭审结束前,最后听取了三方的意见,向家林的律师王学剑坚持认为事实清楚,要求法院依法维护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但两被告针锋相对,认为“毫无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庭审刚结束,陈小红快速走下审判桌,问讯三方是否下次开圆桌法庭调停处理,但三方似乎均不领情。周道祥告诉记者,他们不接受调停,由于向家林还在网络上对他们进行辱骂和攻击,他们已将相关证据锁定并经过公证保全,必要时将在南京起诉向家林;徐军同样认为没有调停的可能,他认为事实清楚,他们报社没有侵犯、损害向家林的名誉权,要求驳回其请求,并判定向家林承担诉讼费用。昨晚,向家林接受记者采访时,态度同样非常坚决,他说:“侵权事实非常清楚,不能因为他们有话语权就抹杀公道,这场官司打到最高法院都打!”

  “古瓷”被疑1976年后“新仿”

  在说到“天价古瓷”到底真伪问题时,向家林说藏品真伪既不是他们说了算,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真伪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并且强调“人品物品都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省古陶瓷研究会会长李绍斌则向记者提供了一则反驳资料:在他们认定的新仿定窑瓷器中,最为宝贵的是一件“定窑白釉缸”,缸身上刻有铭文,而这段铭文和宝鸡周原博物馆青铜器“墙盘”上的文字大体相同,而“墙盘”在1976年才出土。据此他断定“天价古瓷”如属新仿,时间应该在1976年之后!“因为向家林的定瓷出现在一座地窖内,所以‘天价古瓷’应该都属于这一时间段内的新仿瓷器。”本报记者 万凌云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