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莲:携雪域风情复兴东方艺术的奇女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6日03:43 中国新闻网

  

陈亚莲:携雪域风情复兴东方艺术的奇女子(图)

  6月15日,著名国画家陈亚莲女士在北京福佑寺举办雪域风情国画艺术世界巡展·预展。这位画作市价已达上百万元的年轻女画家曾数十次入藏采风,创作了大量西藏题材的佳作。图为陈亚莲女士在自己的代表作品《空》前留影。中新社发 张量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五日电 题:陈亚莲:携雪域风情复兴东方艺术的奇女子

  中新社记者 张量

  推开福佑寺沉重的大门,迈进这座曾是青年毛泽东创办的平民通讯社、旧日班禅驻北平办事处的神秘院落,同时也进入了陈亚莲雪域风情国画艺术的神秘世界。

  身处大殿悬挂的大幅重彩水墨画作之间的感受,只有“震撼”两个字可以形容。

  各具形态的人物,用他们的身体、神情讲述着雪域高原上一个个平凡而又真实的关于生命与生活、历史与宗教,直抵人心的故事。沧桑老人眼中生命的激情,天真孩童眉宇间沉重的思索,围绕着俗世与信仰的亦真亦幻的思辨,无不有着悲天悯人的人文观照含蕴其间。

  一位长发飘逸、面容端庄秀丽的年轻女子从画间走来,她,就是此次画展的主人,充满传奇色彩的国画家陈亚莲。她可以为了求艺放弃优越的工作,她可以在高原散尽钱财为藏族孩子建学校,她可以为了采风深入藏区经历三次车祸,她可以用差点残废的手做手工一分钱一分钱地为藏族孩子募款……

  这位被楚辞大家文怀沙先生赞为“雪中之莲”的年轻女子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人们不仅惊叹她如此年轻,画作就已达上百万市价,更慨叹的是陈亚莲笔下那种老辣、苍遒、大气,她心中的沉着、深刻、思辨,与她年轻、姣美的面庞有着那么巨大的反差。文怀沙老人说,能从陈亚莲的画作中看到“愚昧覆盖下的智慧”,她那模糊了东西方艺术界限的画作“载负着东方人的沉思”。

  五岁便开始学画的陈亚莲是个为了作画可以抛开一切的天生艺术家,十九岁入藏后便与雪域高原结下了难解的缘。她从一九九五年开始先后入藏数十次,曾用长达四年的时间与藏族老师和朋友朝夕相处,一起翻越了阿尼玛沁雪山、穿越了川藏线最危险的林场,闯过了山体滑坡、数次躲过草原上狼群的攻击,几乎穿越了藏区各地,三次在途中遭遇车祸,九死一生,险些失去作画的右臂。藏区的人、事、物早已经融入陈亚莲的血脉。这一切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为她的作品留下了深深的生命烙印。

  这次展出的新作《生命的曙光》就是她做完抽取髓内针手术后,用三年时间完成的丈二大画。画中朝拜路上的一家人在曙光吐露的高原上虔诚地跪拜,身穿校服的藏族少年在模仿父辈的同时,脸上却有着自己对人生最初的思索。陈亚莲说,这其实正是她十年进藏之旅的真实情感写照,对世俗与信仰的分离与和谐的矛盾思考始终缠绕着她的画笔。

  陈亚莲独特的思索是她画作的精魂所在,而她所创新的重彩工笔水墨技法更使她在画风上独树一格。众所周知,西藏题材近十几年来非常热门,然而陈亚莲却能一枝独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她所采用的独特创作方式。在创作中,她大胆地采用了西方绘画中的写实手法,以光与影、结构与体量以及独特的色彩关系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同时,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所承继下来的多变的线条,充满活力的笔法、染法亦随处可见。

  正如著名美术评论家陈醉所评,陈亚莲的画作对国画传统人物工笔技法的开拓有大贡献,在重彩水墨中融入西洋艺术中的水彩、油画手法,将东西方艺术糅的如此之好,实属难能。

  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美评家王镛评陈亚莲的画,“不惟美,而惟真,不矫饰,而朴素”,引入西洋技法而不会吞没中国笔墨韵味,体现出东方艺术追求充实与空灵之间的独特艺境。

  为了艺术追求经历生死后,陈亚莲说,有人问我用什么来画画?我说,是用生命!每一个人、每一个石子,每一粒飞扬的尘土、每一个皮袄的皱褶都是我记忆里不可磨灭的感情和怀念,已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艺术作品。

  正是对这片土地和艺术的强烈生命激情,让陈亚莲有无比的使命感。她说,此次为期一个月的雪域风情国画艺术展只是一个预展。随后,我将在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以及瑞典等地巡展。今后还要去更多的国家,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画作为今天东方文艺复兴出一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和东方伟大的艺术。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