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端午节多些文化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03:00 北京晨报

  叶文东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了让市民感受到民族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16日在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三秦行——中国人的端午情结”大型主题活动中,陕西省一批民俗专家呼吁“端午节应给国人放假”。节日文化专家阎建滨认为,随着国外洋节的进入,类似端午节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在衰弱,人们对端午节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并不明了。(《西安晚报》)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又是一年端午至,粽叶飘香端午情。端午节是中国的三大传统文化节日之一。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之魂、在我国绵延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曾经承载了人们多少思念与期盼……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感叹,端午节越来越没有文化了。眼睁睁地看着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情人节被一再热烈追捧,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却任其自生自灭,端午节似乎只剩下了“粽子”。这是多么让人悲哀和无奈的事情啊!特别让人担心的是,这样越来越没有文化的端午节究竟还能“端”多久呢?

  记得小时候的端午节,我们有滋有味地吃着自家亲手做的粽子,悬艾叶菖蒲,拴五色丝线,饮雄黄酒,佩带清香四溢玲珑可爱的香囊,唱着“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桃枝绿,麦儿黄。龙船下水喜洋洋”的乡间歌谣,观看龙舟在急鼓声中竞渡江河——“锣挟鸣涛鼓骇雷,红旗斜插剪波来。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

  然而,在信息越来越趋于发达的今天,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印记越来越模糊,端午节面临着“节”已不“节”的尴尬。认真反思之后,我们只能承认,诸如端午节等传统的民族节日被冷落和西方的“洋节”被追捧并非偶然事件,这说明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节日保护得不够,宣传得不够,尤其是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弘扬得不够。在遭受“洋节”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该如何一如既往地“端”下去呢?

  民俗专家们呼吁借鉴日本与韩国的做法,让传统节日制度化,通过法定假日,让节日更深地影响群众生活。这完全值得大家讨论和商榷。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古为今用”,做好与时俱进的文章,扩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断充实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化理念,在扬弃中彰显其人文情怀和民族特质,增加民俗文化保护意识,更多地挖掘一些与节日文化相对应的产品,在信息时代的“地球村”里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和独特底蕴,以此唤醒广大民众的节日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生生不息,永远地“端”下去。

  

让端午节多些文化味

  端午节龙舟竞渡。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伟大诗人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