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诸葛亮下神坛毫无必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05:15 北京晨报

  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不该混为一谈

  于在湘

  4月13日《三秦都市报》曾独家刊登的《老教授上书建议中学课本停用〈出师表〉》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讨论还延伸到对诸葛亮的重新评价问题。近日召开的《出师表》学术研讨会上,西安社科院研究员党治国称“诸葛亮军事才能有限”;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西北大学教授黄留珠称“学术界心目中的诸葛亮与大众心目中的诸葛亮有着巨大的差别”;西安行政学院副教授刘军平称“诸葛亮不善于使用人才,甚至在使用人才上有‘小心眼’”,对于西安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胡觉照提出的“就是要把诸葛亮拉下‘神坛’”的倡议,众位与会专家均表支持态度。(《三秦都市报》)

  让我们听听专家的高论。

  党治国研究员认为,诸葛亮十万大军围攻孤城,对方守军只有千余人,竟攻打了二十多天攻不下,只好因粮尽而退了。为什么在准备不足时贸然开战?说明诸葛亮军事才能有限。

  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车宝仁: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汉室可兴”要有5个条件。但他却在“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等4个有利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就进行北伐,当然有问题。

  车宝仁教授还表示,进行战争是要抓机遇的,诸葛亮的连年征战都没有抓住机遇,只能给蜀国民众带来灾难。以小击大、以弱胜强的赫赫战例自古不少,都不是稳扎稳打取得的。第二次北伐时率十万大军攻打陈仓二十余天,郝昭守军仅有千余人,然而就是攻不下,只得粮尽而还。

  对此我是不以为然。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而这三者之间差距的存在,是客观的。

  俗语有道是:“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正从一个侧面反证了《三国演义》在国民中影响的深广;而如今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风行,也可谓再添新的注脚。而诸葛亮民间形象中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与《三国演义》的广为流布深入人心,有着莫大的关联,实可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缘其影响。

  《三国演义》,是部小说,是文学,重于虚构。譬如:火烧赤壁,史上主要是周瑜的功绩(君不闻杜牧诗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而在罗贯中的妙笔生花下,就被安到了诸葛亮的头上。

  而史学研究,则在求真、唯实,——与前者,正是殊途。

  文学的归于文学,史学的归于史学。所以,我认为众位专家齐“拉诸葛亮下神坛”,并无必要。因为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文学形象和史学形象是两回事,不应混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不是也说“状诸葛之多智近乎妖”,而并没有当真、当回事吗?

  而众位专家的齐“拉诸葛亮下神坛”,一个逻辑前提,自是把历史形象和文学形象、民间形象的混同,是在拿史学的标准去要求文学形象、民间形象。以此推衍开,周瑜应该翻案——因其人并不褊狭,蒋干更应澄清——因根本未曾盗书,而曹操文德武功、一代英豪,京剧舞台上的大白脸理应重新着色……其一,忙的过来吗?实可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其二,如此的强加自己意志于他人,强以人物的历史形象去标准化文学形象、民间形象,抹杀文学形象、民间形象存在的独立价值,其实质,实为一种狭隘的“唯史学论”、“史学万能论”,所体现出的,乃是种学术傲慢、学术霸权,——理应为人们所警觉!

  言及此,就想起了前人一句话:做专人固不易,做通人更难。信哉!斯言。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