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大堆矿石中寻金觅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15:31 新民晚报

  最近,国内许多人相继飞赴意大利、瑞士和德国,因为威尼斯双年展、巴塞尔艺博会、卡塞尔文献展等几个西方世界著名的现当代艺术盛会几乎同时在那些国家举行。

  看过展览才够时尚

  去的人各种各样,最多的是艺术品商人、艺术品投资人、收藏家,还有艺术家、艺术机构主管、艺评家、艺术爱好者和文化官员。但是,他们在那里都看到了什么呢?且不说那些跟着艾未未到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上去免费逛一圈做表演的1000人,那是特例。毋庸否认,很多人是怀着好奇的心情去看艺术“西洋镜”的,想亲自去看看这些被国内艺术界腕儿们常挂嘴上的展览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也有一些人觉得看过这些展览才够得上时尚。

  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但也有些人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如与记者同行的几位上海艺博会工作人员考察巴塞尔艺博会、威尼斯艺博会等,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借鉴其成功经验,改进上海艺博会。大家感受颇深的是巴塞尔艺博会的布局设计既具有优雅的艺术气息,又很人性化;各种导览资料取阅方便,歇脚的座椅围绕四周;供应点心饮料的咖啡吧散布在多个角落。即使是今年新创办的威尼斯艺博会,规模不大,但其格局、色彩的设计优雅合理。威尼斯双年展和巴塞尔艺博会很重视宣传,都特设了环境舒适的记者工作室,安置了许多上网的电脑以供使用。

  瑞士银行为大收藏家提供周到而保密的服务,专门为中国的藏家举办讲座。这些只要经过努力,国内艺博会或许也能做到。但有一些看来不大可能一蹴而就,如国内艺术品入关税收是否有可能与国际通常情况接近;如何让更多国内外大画商、大藏家乐意到中国的艺博会来做生意。

  顶级画廊前来捧场

  艺博会的成功离不开相当数量具有实力、经验和深厚关系网络的画廊。在巴塞尔艺博会上,一些国际顶级画廊纷纷举办派对,因为各自的大客户会从世界各地专程飞到艺博会来捧场。有的画廊特意将成交安排到艺博会上“秀”一把。国内艺博会主办者只有做得更专业,服务更到位,同时国内的画廊更具实力,艺博会才可能办出巴塞尔的气势来。

  消除神秘增加信心

  在威尼斯双年展现场,记者偶遇一位上海的年轻艺术家。她说,在看了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后,觉得中国艺术家在当代艺术领域会更有信心。看过以后,神秘感就消失了。威尼斯双年展中虽然也有一些精彩的作品,但是数量多得多的实验作品,其手法无非是孤芳自赏、故弄玄虚和装疯卖傻,令人感到无聊、浅薄和不耐烦。当然,这也是威尼斯双年展的价值所在,因为钻石可能夹杂在一大堆无用的矿石中。为了一颗钻石,你必须容得下一大堆矿石。

  威尼斯双年展的场地也让人颇多感慨。上海是个既有历史感又有时尚感的城市,它本该对中国的当代艺术有更多的推动。上海是否也可以像威尼斯那样,保留一个区域和那里的老建筑群,让上海双年展以及其他新兴的艺术拥有更广阔的生存展示空间?

  理性跟进避免误区

  沪上资深画廊经营者华雨舟说,一些人到巴塞尔,只是想看看西方人现在正捧哪些中国艺术家,然后他们应该怎样跟进投资,或者怎样根据西方人的口味来选择新人。他认为这是个巨大的误区。我们看威尼斯双年展、巴塞尔艺博会,应该看西方人是怎样经营他们自己的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如何从美术史角度进行梳理,然后进行专业的商业操作,并向全世界传播他们的艺术理念。他们选择中国艺术家或多或少带有冷战时期的习惯思维,并不能完整、真实地反映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它更像是西方人导演、中国人演出的一场“秀”。我们要避免像日本当年那样,那些发了大财的企业和私人一味追随西方,将大量金钱投到西方大师的作品上,而不是有系统有步骤地培育自身的艺术体系和市场体系,以至于如今日本的艺术市场萎缩得这么惨。

  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经验,来建立我们自己的艺术体系和市场体系,向世人弘扬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而不是盲目追随,拾人牙慧。中国的艺博会或者双年展应该花更多的心思来让世人感受中国艺术博大精深的历史和生机勃勃的现状,当然,还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本报记者林明杰

  

在一大堆矿石中寻金觅钻
供应点心饮料的咖啡吧散布在多个角落
在一大堆矿石中寻金觅钻
现代艺术装置新颖别致
在一大堆矿石中寻金觅钻
“小矮人”在广场欢迎参观者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