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庭上网问题引发讨论热潮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07:39 兰州晨报
本报讯(记者雷媛)无论相隔多远,轻轻地点击鼠标,瞬间就可将彼此相连———互联网正用一条无限延伸的线把整个世界紧紧穿在一起,且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这是我们熟知的网络。它就像美丽迷人的潘多拉一样,令人神往,但在靠近它的时候,却发现美丽的身形下,它却拥有着那只满载着邪恶与灾难的魔盒,这同样还是我们熟知的网络。网络究竟是良师益友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自6月18日以来,本报连续刊发“关注家庭上网问题系列报道”后,在广大读者中立即掀起了关于网络问题的大争论。 网络垃圾毒害无穷 在拨打本报热线:96555或给本报短信平台留言的读者中,60%以上的读者所持的观点是:对未成年人而言,网络弊大于利。“网络就是‘电子海洛因’。”家在城关区的刘先生的说法可以说是这部分读者的心声。 “前一阶段,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有80%的青少年是因为受到网络色情、暴力等内容的诱惑。”刘先生说,在“铁”的数字面前,一切的说论都是苍白的,“不说别的,就近年来,媒体曾经报道过的青少年因为痴迷网络,沉迷有毒信息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个案还少吗?”和刘先生一样,家住雁滩的张先生对网络也是深恶痛绝。因为张先生上初一的儿子就是一个迷恋网络游戏的网虫。“现在学习成绩根本不用谈了,我们现在几乎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轮流守着儿子,不然就得到各个网吧找儿子。” 不要谈“网”色变 “看待一件事物,客观的方式应该是一分为二来看待,不能一锤定音,也无须谈‘网’色变。”一位大三学生表达这样的观点。同样,西固区的宋女士也认为,网络时代不懂电脑就等于“文盲”。她说网络可以让孩子快速获取最新的信息,而且网络上开辟了另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有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建立。常常接触网络的孩子更有创新精神,有助于学习。安宁的杨先生也认为,上网不但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还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通过上网,孩子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还可以在各个BBS里或者博客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使孩子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也让孩子更有主见。 在参与争论的读者中,虽然很明显地形成了两个“阵营”,但在一个问题上,两个“阵营”却有同样的观点:那就是在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或上网时,由家庭或社会对其进行监管和制导,这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但究竟如何进行监管和引导?许多读者表示他们也没有具体有效的方法。同时,他们期待就此能得到社会相关专家或专业人士的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