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30年:七七、七八级旋风式脱颖而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14:5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记者 邓琼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如果想找到这样一个人物群体———它产生于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又成为一股推动历史进步的可观力量———或许远可以溯到“庚子赔款”退还部分资助的那批留美学生、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培养出的一批毕业生,近恐怕就得数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些主人公了。当然,若论人数之众、与现实生活勾连之紧密以及人生故事之清晰,则非七七、七八级莫属。

  恢复高考对个人国家都是一大步

  七七、七八级迈入考场的那个年份,高考已被人为停止了11年之久。广大农村,号称迎来了成百上千万正值青春的壮劳力,可是在课堂、在城市、在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层次,却缺失了一代人。中国千年

传统文化和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的社会现实刻就的学而优则仕、则教、则商、则研、则工、则……的路途不通了,而“学”本身也彻底迷失。

  这个时候,恢复高考,是枢纽性的一步,上通扭转高等教育怪诞的荒漠状态,下启改变基础教育荒谬的草率局面。急!能不急吗?———就算是1977年的“工农兵推荐大学生”工作已毕,就算还有思想领域、政治领域的若干问题没能厘清,眼光卓著如邓小平,当机立断拍板“恢复高考!”

  曾有受访者用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的那句话来形容这四个字的千钧力度,“这月球上的一步,对我是一小步,对全人类却是一大步!”———恢复高考,无论是对于个人、国家还是历史而言,都不是一小步。

  千万应考者中脱颖而出

  国家急,个人更急!今天那些一上中学就开始念高考紧箍咒的孩子,当然很难理解当年的现实:10月得知要恢复高考,12月就考试,第二年3月入学,没考上的、没来得及考的再参加第二年7月的高考。但七七、七八级就是这样旋风式脱颖而出的,从1000多万应考者当中,带着指缝发丝中的泥尘,带着农场牧场盐场茶场劳动的茧壳汗迹,跟“行不行啊?会不会还讲家庭出身”的顾虑搏斗。

  说到这里要重复一句老话,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人作为万物之灵,对知识智慧倾心及追求,命运总会在适当的时候报之以微笑。看似短暂的备考时间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其实就我们采访到的后来有幸成为七七、七八级大学生的这些人而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论在多么恶劣、粗鄙、看不到曙光的条件下,都没有放下过书本。他们面临的竞争超过20∶1,在某些省份如四川竟然达到60∶1!这样惨烈的起步,为他们此后的学习乃至人生都书写下一个基调:珍惜。

  30年前的那一场考试,没有享受过今天全社会奉为至尊的高考所享有的半点特殊待遇。但是,单只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冬季;单只是在一个特殊的地点:荒芜了11年的考场———已足够资格被永远铭记。

  他们替被耽误的一代人补课

  1978年3月、9月,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二批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中国当代教育史上最为特殊的这个学生群体———七七、七八级宣告诞生。听听著名旅美教育专家黄全愈怎么形容自己的同学:“我们中有十年‘插龄’的‘老知青’、有乳臭未干的应届高考

状元,转业军人、县城干部,发表过作品的‘革命诗人’、用毛笔抄过《左传》的工人、偷听外语电台的失业青年、受过‘四人帮’惩罚的‘思想家’,高干子弟、归国华侨、张口闭口《哥达纲领批判》的‘老高三’……上趟厕所都能碰到几个人才,随时随地都能遇到可互相取长补短的人。”后来,他有机会到美国接触世界名校的校长,听到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致力于打造多元文化的校园———由具有不同背景、特点、能力的人组成的‘学术社区’”的理论,才骄傲地发现,七七、七八级正是身处于这样一个“多元学术社区”。

  一位曾教过七七、七八级课的老师说,他在教学生涯中永远忘不了那样的场景:120个人的大阶梯教室,全部240只眼睛齐刷刷盯着老师和黑板,迫切得像要把黑板看穿、要把老师还停留在喉间的话语都拽出来、嚼碎!———这是他们在用4年时间替此前所有应该安坐课堂而未遂的年月补课,这是一群幸运儿在替被蹉跎了求学路的整整一代人补课。

  享受前所未有的人才礼遇

  走出大学校园,等待他们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社会、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因此,七七、七八级享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人才礼遇,他们迅速在各行各业站稳了脚跟,并以空前的速度完成着从新兴力量到中流砥柱的蜕变。

  特别是在广东,七七、七八级赶上了改革开放最早的快车,参与了“深圳速度”的缔造,并在实践中推动着“真理标准大讨论”。如今,他们中的成功者蔚为壮观,或主政一方,或术业专攻,或商海领航……在七七、七八级中,中大至少出了十位市长、市委书记;华工出了数十位国内知名企业的总裁;中山医科大学的毕业生有近1/3出国深造,相当部分学成回国后成为医疗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涌现了一大批人文学科领域内的精英……实际上,不论翻看哪所高校的七七、七八级

校友录,都会有炫目之感,学界、政界、商界、科研界的高手,有太多出身于此!

  他们的故事值得写进历史

  一切都同他们的经历有关。

  经历过国家最困窘贫瘠的时代,所以特别想为它的富强和民主献力;经历过个人生活最蛮荒苦闷的阶段,所以再遇挫折绝不轻言退缩;经历过从百里挑一的人生选拔中胜出,所以常怀感恩之心凡事倍加珍惜……他们身份特殊,在红旗下长大,深受马列主义教育,却又有资格凭借亲身经历去感知和反思建国以来的曲折道路;他们能适应最正统主流的思想,也有叛逆精神、渴望推陈出新;他们能够上承毛主席政治路线,又下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七七、七八级人身上所迸发出来的能量、活力与可能性,对中国当代历史的影响至为深远。

  这也正是我们在今天请他们不厌其烦讲述自己这段经历的原因。30年前那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考试,不单单是成为了这些七七、七八级的人生拐点,它更直接推动中国的高等教育回到正轨、迅猛向前,为国家赢得复兴和昌盛的基石。所以,他们的人生故事不仅已成为个人或下一代的精神财富,更值得被大写进共和国的历史。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