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的肾拯救你,我的亲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15:02 新民晚报

  11:00上午首发

  首席记者施捷

  一对父子,一对夫妻,一对表兄弟。

  因为同一种病,更因为同一份情,老王与小王,刘先生与乔女士,小张与小宋,今天上午一道出现在了同一个外科手术室。

  这也是国内医疗机构中最早开展肾移植之一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一次同时为3名尿毒症患者实施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手术。“成熟的技术之外,唯有亲情和爱情,才是拯救亲人生命的最实在的力量。”主刀医生朱同玉教授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亲属活体移植而颇生感慨。在过去的5个多月时间,这里已为20对亲属进行了同类手术,为去年同期的一倍。

  年愈六旬的老王一辈子在南汇老家辛辛苦苦地种着水稻和棉花。干泥水匠活的儿子突然有一天面孔肿脚也肿了,“等了4个月,像煞越来越重的样子。伲只有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孙子。呒啥啥咯。今朝能把儿子的病弄好了,伲是呒啥啥咯。”听着讷言的老爸与本报记者如此絮絮叨叨,看着略略显老的父亲竟为自己捐肾而穿上了与自己一样的“病员服”,儿子小王的眼眶潮湿了起来。

  小张与小宋是一对姑表兄弟。得知有媒体到现场,两人一直有意无意地回避着“镜头”。在山东当医生的小宋哥哥病得“必须换肾”,在青海当工人的弟弟小张便掂量着“事情很严重”。“打小起,姑妈一家就对俺有养育之恩”——从体检配型成功,到决定给表哥捐肾,这是小张唯一一次对手术组医生提及的“内心秘密”。今天上午7时15分,一言不发的兄弟俩在病区众多病友关注的目光下,率先进入了手术室。

  中山医院外科大楼15层手术室前所未有地为肾移植手术“腾”出了4个房间。考虑到3对供受者的具体病情和不同的手术方式,15、16号房间为一组,17、18号房间为另一组,分别由朱同玉、孙立安、戎瑞明、许明等手术医生先为王氏父子和宋张表兄弟进行“捐肾”“种肾”。为妻子捐肾的刘先生有少见的“3根动脉”,故夫妻俩的手术被安排在了最后。

  “哎哟,早点做好!早好早安心嘛!”泌尿科病房里等候“接台”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说,妻子患肾炎10多年了,此次从安徽六安乡下到大上海来求医,都是远亲近邻帮助“上网查的”。42岁的老刘夫妇有一双成年的女儿,“她们也争着要给母亲捐肾的,我没允许。小孩儿年纪轻轻,还要做许多大事呢。”病房—护士台,护士台—病房,刘先生来来回回,一遍又一遍地“早好早安心”。

  ——上午9时45分,小张的左肾被安全取下,送至隔壁表兄小宋的手术室;

  ——10时30分,老王的左肾通过腹腔镜顺利取出,对小王的“种肾”随即开始;

  ——11时,刘先生夫妻俩双双进入手术室。

  诸事吉祥。感受着亲情阳光滋润的3名终末期尿毒症患者,今天将是他们共同拥有的新生日。

  

“拿我的肾拯救你,我的亲人”
今天上午6时50分,三对亲属在进手术室前向主刀教授朱同玉表示感谢楼文彪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