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认同香港就会爱上香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17:00 新民晚报

  本报记者夏琦文

  6月的一个周末,杨锦麟和家人在香港西贡的海边散步。在那个叫做布袋澳的小渔村,他们无意间撞见了一个非常僻静的海湾,有一两家海鲜店,食材新鲜,空气清新,风景秀丽……那一次的大快朵颐,给了已在香港生活近20年的杨锦麟一个惊喜,“香港也有这样的地方”。

  静下心来就能发现她的美

  采访开始,杨锦麟迫不及待要跟记者分享的,就是这样一段简单经历,“香港就是这样,时时能给你惊喜,这个城市任何一个角落,只要你静下心来,就一定能发现她的美。”

  1988年到香港,杨锦麟在这个城市度过的日子,被1997这个年份划成了几乎对等的前后两截,“我见证过香港的辉煌,也经历过香港的低潮,跟其他香港人一起,我熬过来了,认同香港,就会爱上香港。”认同感,是采访中杨锦麟一直提到的词。杨锦麟说,香港回归前的1989年到1994年,出现了移民的高潮,离开的人都因为对香港的将来不放心。但绝大多数的香港人选择留下来见证这段历史。现在,对未来越来越多的期待正越来越鼓舞着香港人的信心,“这就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让我爱极了香港”。

  紧要关头港人从来不缺席

  “只有先认同自己的家乡,才会对国家有所认同。”杨锦麟说,回归第一年,香港大球场有一场重要的足球比赛,开赛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很多在场的观众不知所措。但现在,只要国歌响起,大家都会站起来,把手放在心脏的位置,这是非常自然的反应。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到内地学习、投资,每到紧要关头,香港人也从来不会缺席,比如华东水灾,很多香港人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大力捐款。

  1988年杨锦麟来到香港时,他这样形容当时自己的印象:“这里的一切都新鲜刺激,而且犯冲。”现在,杨锦麟仍然这么觉得,他喜欢念叨香港乐坛鬼才黄霑的那句话:在香港,没有怀才不遇的说法,“香港给几乎所有人成功的可能性,参与见证它的变化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历练。”

  香港和上海都应该学纽约

  杨锦麟说,一个城市里人们走路的速度,其实可以看作这个城市发展的速度,在内地,上海就是一个跟香港一样,人们走路速度非常快的城市。

  上海也是他喜欢的城市。喜欢上海,因为她“有规矩,非常愿意吸纳新的东西”。在他的《有报天天读》里,他选过关于上海社保资金案的新闻,“社保案对上海没有太大的打击,这个城市不会因为这个案子而停止前进的步伐,就像香港,有些起伏,但更在稳定中求发展。这两个城市都有共同的特质,像是不死鸟。”

  杨锦麟给上海的建议是,“跟所有拥有强烈企图心的城市一样,上海应该有更多的包容性。”这一点,他觉得香港和上海都应该学纽约,“英雄不问出处,人人都能说自己是纽约人。”

  白天讲普通话做梦讲粤语

  采访完,好客的杨锦麟主动带记者参观凤凰卫视。一路跟同事打招呼,有时用普通话,有时用粤语,而香港回归十年,普通市民中发生的最大变化,在他看来,正是语言。十年前去香港的内地人常常很头疼,而现在,香港人都主动地学习普通话。“学讲普通话,对于香港人而言,是大环境的必然,也是现实生活需要。”

  杨锦麟还笑说,从粤语的一些词汇的变化,也可以看出香港人心态的变化。跟许多经济发达地区一样,港人也有“大香港主义”的优越感。他们曾经管初到香港的内地人叫“阿灿”,但现在,惊叹于内地变化之快,香港人又多了个新词,“港灿”。这算是一种自谑,也是心态的变化。杨锦麟说,普通话也好,粤语也好,都只是工具,“也许他白天讲普通话,晚上做梦讲的还是粤语,但这都不要紧,因为一个多元的香港,才能让一国两制更加闪光。”

  杨锦麟简介

  杨锦麟出生于福建厦门,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1988年赴香港,先后担任报社编辑、主笔、杂志主编等,长期从事时事评论。2003年初任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等节目主持人。2006年,担纲《世界论中国》节目主持人,是华人世界中著名的时事评论员。

  

杨锦麟:认同香港就会爱上香港
杨锦麟畅谈香港回归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