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民众为何炮轰“工资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14:31 金羊网-羊城晚报

  郭松民

  社会总福利的不断增加才意味着我们在不断地接近和谐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笼统的“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对社会和谐没有太大意义,只有普通职工工资的增加,才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分别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改革开放以来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据7月2日《羊城晚报》)

  这本来是一条非常正面的新闻,孰料却在网上引爆了网友的“炮火”。几乎所有的网友都对这条新闻进行质疑。

  为什么民众不买账呢?在我看来,原因就在于“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大多数普通职工实际收入的增长,如果这些“增长”分配得很不公平的话,反而有可能意味着他们相对收入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感到不满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数据显示是“增长”,而大多数人又没有感受到“增长”,那么这些“增长”都流向哪里去了呢?根据中国社会目前的利益分配格局,我认为主要流向了两个方向:

  一是流向垄断行业。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显然,这些行业是工资增长的“蓄水池”,吸收了大部分“增长”;

  二是流向了管理层。不同的研究机构用不同的方式所进行的调查都表明,目前管理层和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一般在15倍以上,高的甚至达到了30多倍。因此即便是在垄断行业,普通职工也没有从这些“增长”分得多少份额,以北京网通、北京电信为例,有媒体曾披露,一线装机职工的月工资都在七八百块左右,与2006年7月实行的北京最低工资640元相差无几。

  至于私营企业普通职工的工资长期徘徊不前,就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了。不少私营企业主甚至径直将当地的最低工资规定为职工最高工资,使得他们的收入大大低于当地的职工平均收入水平。

  福利经济学认为,增加同样数量的金钱,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所产生的边际效用是不一样的:收入越低的人,会感到自己的福利增加得越多;收入越高的人,会感到自己的福利增加得越少。因此,在财富总额既定的情况下,使低收入的人群增加收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总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由于导致了普通职工收入相对下降的后果,结果不仅没有增加社会总福利,反而降低了社会总福利,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社会总福利的不断增加才意味着我们在不断地接近和谐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笼统的“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对社会和谐没有太大意义,只有普通职工工资的增加,才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