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老木匠造农具留农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17:01 新民晚报

  朱全弟文

  昨天,南汇区泥城镇居委会主任施秀芳率领泥城社区的小朋友来参观老木匠董勤官做的农具模型,孩子们看着一件件精美的小农具,听着大人们讲解一件件农具的用途,兴趣浓郁、惊叹不已。

  老木匠身怀好手艺

  董勤官和周月琴是一对夫妻,男的是能工巧匠,女的是织布能手。在南汇区泥城镇上,他们远近闻名。今年“三八”妇女节,做木匠的丈夫董勤官,做了一架织机模型送给妻子周月琴,算是礼物。礼轻寓义深,因为周月琴织布是一把好手,乡亲们织不出的花样都要问她,所以织机对于她,好像神枪手手上的枪。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董勤官和周月琴,是在南芦公路边上他们经营的一家小旅馆里。这对夫妇同龄,今年都是57岁。老董身材瘦削,看不出特别之处,但操起刨子凿子来,就知道是一个技术娴熟的老木匠。老周更平凡,一副农村妇女的憨厚样子。只有坐到织机前,才显出灵透自信的神态。

  老董与老周,都是农民出身。19岁时,初中毕业“文革”开始,董勤官拜师学做木匠,这是一门吃饭的手艺。过去,农村没有专职木匠,家里有地,那就农忙种田,农闲做工。看见小旅馆门口的大橱窗里放着一件件农具模型,就知道老董精通农事。他能凭着记忆,把遥远的已消失不用的农具重新打造出来,令人赞叹。

  38件农具记录历史

  5年前,老董萌生了一个念头:农村的东西都要消失了,天长日久,连痕迹都难以留下。他仅仅是一介木匠,却有了一个伟大的想法:把农村的生产工具做成模型,留下历史。一座草庐,下面如磨盘似的内圆外圈,这是牛车。以前人们靠牛一圈圈跑,把河浜里的水打上来。也许,这样很土,但在当时,已经是很聪明了,多省力。来参观的孩子们听了恍然大悟。

  董勤官的木匠活民间有名,一点不假。采访时,乡亲们都说,如今镇上的年轻木匠根本就不会做这些老农具了。老董说,这些模型大多数是他做过的或者使用过的,现在都消失了。幸亏老董记性好,才能复原它们。做成这些,很吃功夫,尺寸、材料都按比例缩小,比大的难做多了。原先老董是做着玩的,多年以前他花了8万元买下一幢房子开了一个小旅馆,没有生活之虞,闲来做做模型,料都是上好的柳桉,不会变形,但做着做着就发现,这不仅仅是玩的事,如能集大成将逝去的农具一一请回来,那不就是再现历史吗?于是,老木匠一发不可收,做出了38件农具模型。

  为后人留下“财富”

  如今,老木匠又有了新愿望:如果能得到一点支持,将模型放大、还原,那就更有价值。

  昨天傍晚,记者跟随董勤官、周月琴夫妇前去人民村高桥二组,那是他们的老宅基地。一架织机还放在屋里,要不是喜欢,大概早就扔了。门前种着西红柿,还未泛红。据老董说,这里已被征地征掉了,大家等着。农村城市化的步伐不可阻挡,为后人留下一些值得记忆的历史,我们应该做得到。

  详细07070310901

  

慧心老木匠造农具留农史
老木匠董勤官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们讲解牛车的用途种楠
慧心老木匠造农具留农史
今年“三八”妇女节,老董制作了一架织机送给老伴种楠
慧心老木匠造农具留农史
做农具模型是董师傅的乐趣种楠
慧心老木匠造农具留农史
纺线车,农村俗称“手圈”种楠
慧心老木匠造农具留农史
风力水车是利用风作为动力种楠
慧心老木匠造农具留农史
新年里家家户户都用得上的磨子种楠
慧心老木匠造农具留农史
独轮车,是过去农村常用的运输工具种楠
慧心老木匠造农具留农史
董师傅做的小木船小巧玲珑种楠
慧心老木匠造农具留农史
生活中已少见的脚圈是纺线工具种楠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