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是需要遮掩的隐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01:55 北京晨报

  民主评定贫困生与自尊无关

  为了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昨天,教育部财政部宣布,对所资助大学生家庭经济是否困难,“今后将有一套严格的认定程序。学校要成立认定评议小组,来自相同年级或者同专业的大学生将成为这个小组的主力队员”。目的是避免非贫困者冒领资助,使真的贫困生得不到帮助。

  十几年前,大学也设助学金,帮助那些家庭收入不足的学生,但当时只是填一张表,自己写上家庭收入,家长单位或者街道盖章就通过了。我记得很多并不贫困的同学以“装穷”的方式轻而易举地拿到了本该属于贫困生的补助,“贫困”这个概念在那个法制不健全的时候反成了致富的手段。从这个角度上看,现在对申请资助的学生严格审查是一件对贫困人群负责任的事。

  但是也有好心人马上担心:这样的调查是不是会对贫困学生的隐私构成伤害?毕竟把人家的经济窘迫暴露在公众面前有失体面。其实很多家长也有同样的心态,他们就是再委屈自己也不要让孩子在别人面前受经济上的委屈。除了舐犊情深之外,对社会价值观的屈从是家长此举的更深层的原因。有一次,国外有一笔资金专门资助因为白内障没钱治病而失明的中国老人,其中一个被资助者顺利地接受了手术,走出手术室大家才发现,陪他来做手术的女儿脖子上居然戴着一条很粗的金项链!有钱买项链的人也算贫困吗?再说到上面对贫困生隐私的善意担心,都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公众舆论始终没给贫困一个清楚的位置,要么是成了占便宜的借口,要么是成了影响自尊的不体面的事,到底什么是贫困的制造者?忍受贫困的人自身的价值在哪里?贫困应该得到哪种方式的关注?似乎少人关心。

  凡此种种现状都和社会的评价体系有关,经济的发展使现时社会对一个人的评判依据仅仅是财富的多少,这一点被不断推出的“财富排行榜”,名目繁多的“奢侈品”展示佐证着,无形中我们似乎都在接受或者默认“笑贫不笑娼”的价值观。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提高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显然是雪中送炭,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人们对贫困的认识。此前不断有自强不息的贫困学子事迹被报道,他们的顽强和聪明足以使他们轩昂,足以说明不幸忍受的贫困并非耻辱和隐私,应该承认,在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里,是贫困人群在替我们忍受着贫困,他们应该获得资助,温暖甚至让我们感恩。

  

贫穷不是需要遮掩的隐私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