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没有多姿多彩,就没有城市之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16:00 光明网
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出现了几个有关“统一市容”的新闻,先是兰州七里河区城管“统一”冷饮摊冰柜,接着是海南乐东县城管“统一”太阳伞,现在,北京西城区一些街道又在“统一”店铺招牌。 这些城市管理者为何如此热衷于“统一”,值得推敲。从报道的材料看,都与“利益”有关,如兰州七里河城管卖给冷饮摊的冰柜比市场价高200元,海南乐东城管卖出的太阳伞质次价高,北京西城区整治店铺匾额,其材料报价畸高。但除此外,更体现出某些城市管理者“全知全能”的自负,以及高高在上的“园艺师思维”。 所谓“园艺师思维”,即英国当代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所说:一些人充当了“园艺师”的角色,他们认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属于自己的园地进行修整、管理,培植自己喜欢的作物,毫不留情地剔除惹自己生厌的杂草和荆棘。 一言以蔽之,“园艺师思维”就是对统一和秩序近乎偏执的好感,它把妨碍“美观”和“秩序”的元素视为异类,欲将其解决而后快。 当下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对“园艺师思维”早已不陌生,大到旧城改造、禁止摊贩,小到统一早餐车、冰柜、广告牌……一些城市的管理者以行政权为依托,积极、大胆地展开自己的“造园行动”。那么“造园行动”的结果是什么呢?城市管理者的评价往往是整洁、美观、秩序,可在民众的评价中,这样的“整齐划一”往往也意味着单调乏味,呆板无生气。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而城市之美,同样不应是整齐划一,而是参差多态。古老、沧桑的老房子、旧城区,承载着缓慢悠闲、温情脉脉生活方式,其与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相辅相成,构成城市多元的文化、生活形态;路边摊贩营造了一种市井草根,活力盎然的露天商业文化,给公众带来的生活方便与乐趣,是现代化的大型商场和超市所无法提供的。至于冰柜、太阳伞、店铺招牌,“统一”得再漂亮,造成的只是单调的视觉效果,而如果由不同主体按各自审美眼光精心装点,那将是一道丰富而灵动的街头风景。 一个高明的城市管理者,他最善于的应是发现美,呵护美,而不是制造“美”。现实中,许多被行政力量制造出的“美”,在民众眼里最终成了丑陋的代名词,例如流传于民间的“某某城市几大丑陋建筑”。 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众的勤劳、智慧和创造,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该学会相信、尊重民众的审美眼光,给他们以充分的自主权。拿店铺招牌制作而言,没有一个生意人会愿意自己的招牌做得比别人逊色,即便招牌应该符合整体的街区风貌或文化氛围,那相关政府部门只要在完善相关规范就行了,没必要“赤膊上阵”。 管得太多、事事“越位”的政府不是好政府,管得太死的城市可能是有秩序的城市,但绝不可能是“美”的城市。所以,与其迷信行政的力量,不如赋予民众话语权,释放民众的创意欲望与能力,让每个人能以城市为画卷,以心灵为画笔,画出生活的多彩,画出城市的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