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7.5 眉批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06:30 长江商报

  政府声誉靠什么维护

  法律精神的培养,在现实环境下,更需要政府带头示范,尊重和支持相关机关的独立公正裁决,并通过这样的典型案例来教育大家。

  浙江省奉化农民告倒省政府、省长的案子就是一个范例。当事农民敢于“以身试法”,是因为他的信念是“我完全相信法律是不会胡来的”。而当这样的判决结果公之于众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以案观法”的人对依靠司法途径解决自身问题增添信心。

  独立公正的裁决与审判,从根本上说,解决的是一个社会信念的问题。裁决和审判机构只有独立公正地判断是非,才能树立起自己公正的形象,才能使被裁决者服气认账,老百姓才会相信是有说理的地方的。这样,他们会更加尊重乃至敬畏政府机关、司法机构的裁定和判决,所谓“信‘访’不信法”的顽症就会逐渐消退,“最牛钉子户”的奇闻也会逐渐减少,而“依法者才最牛”的信条也会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眉批:道理浅显,却明知故犯者众,何也?一则维护“威严”容易,经常是一个电话、一张条子的举手之劳,遇到的阻力亦不过尔尔;二则后果看起来既不严重也难得会即可“报应”,其社会成本甚至是由后人由全社会来承担的。说到底,还是人(包括一个阶层一个团体……)和法谁大的问题。

  “干股受贿案”的警示意义

  官员手中的权柄能变出白花花的银子。这已是天下人所皆知的浅显道理。古代晋商发明了“股份制”——“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如今,贪官们和奸商们更推陈出新出“出权者为‘干股’”的玩意。而所谓“干股”,早已超越了以往官员投小钱、收大利的“明股”形式,而是以赤裸裸的权柄折算入股,投入公权,收获私利。近些年,这种发明创造大有燎原之势,在一些地方更以“官煤勾结”、“警黄勾结”的形式群体出现,一大批干部纷纷被拉下水,甚至主动跳水。

  5月30日,中纪委公布了对新形式腐败的“八条禁令”,并勒令违反者在6月底前主动坦白,其中第二条就是“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可见对于“干股”这种腐败新动向,中央是很清楚的,也下决心要堵死贪官们的发财之路。然而遗憾的是,据有关媒体披露,坦白“大限”到来之际,个别矿难大省竟出现“零坦白”的奇观。除了尴尬和愤怒,这种结果更值得反思。但愿,此次“大限”只是“先礼后兵”的一个礼节性程序,紧随其后的,还有一轮接一轮的、旷日持久的“反钱权交易风暴”。

  眉批:在“大限”已过之时,我不相信那些已经有一些官员交代问题的省,比那些“零坦白”的省市有更多的贪腐,更不相信“零坦白”是源于当事者的愚钝与颟顸。这是冷眼旁观,这是有恃无恐。洗刷庄重“大限”遇到的尴尬和愤怒,冀望于清查出更多的“干股受贿案”,让事实和真相说明一切。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