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sir“失踪”为何被涂上道德色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6日01:10 金羊网-新快报

  ■ 石勇

  《新闻日日睇》主持人陈扬(陈sir)近日“失踪”,迅速引发人们的各种猜测。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他是否因其言论而遭受了某种压力,以致不得不以这种方式“谢幕”?甚至很多人还担心:他是否已“人间蒸发”?这一事件在互联网上被各地网友涂抹了浓厚的道德色彩。陈sir突然间超凡入圣,成了对抗黑暗而横遭厄运的英雄。

  不过,昨天的《羊城晚报》披露,陈sir根本没什么事,不过是去了凤凰度假。很多猜测立马被“证伪”,人们的担心不过是虚惊一场。

  陈sir的粉丝和观众为何关注他的“神秘消失”?其原因一目了然。他主持的节目因敢讲真话而备受赞誉。他的独特个人魅力令人倾倒。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成为他们的“代言人”,成为他们的情感与价值认同的一部分。故而,他招呼也不打一个玩“隐身”,只会激起人们心理上强烈的失落感——他的消失就像人们丢失了自己一样。

  这再正常不过。但超出这一点,认为陈sir是因得罪了某些人或势力而“消失”,甚至连那些此前从未听说过“陈扬”这个在广州如雷贯耳的名字的人在看到媒体报道后也这样认为,事情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首先一点是,陈sir不是娱乐明星,他已经因自己“敢讲真话”等的角色扮演而被公众定型,而在中国,敢说真话,敢于批评的人处境是怎样,公众是心中有数的。故而,一旦陈sir非常规地突然“消失”,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他有麻烦了。

  其次,陈sir突然“消失”这个事件在“解密”之前始终笼罩着一种神秘感。他不打一声招呼就从屏幕上跑掉本身就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再加上他的众多同事不知他的去向、无法联系到他、一个叫“斑点狗”的网友发帖、领导没有说明陈sir“休假”要到什么时候……整个过程都云山雾罩。由于信息的不透明,人们便倾向于根据陈sir的角色扮演和社会现实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来判断。

  也许有人要说这是可笑的,因为目前已真相大白。但在心理上,人们就是如此。

  准确地说,人们在陈sir“消失”事件中所产生的那种“被迫害妄想”乃是一种心理投射。也就是说,他们不过是把他们对现实的心理体验,投射到陈sir身上罢了。这些心理内容总是一直在找机会和合适的人投射出去,而陈sir的角色以及他“消失”事件的神秘性把这种投射给合理化了。本质上,陈sir也不过是人们的一个表达工具。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