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焊工冯东波:我成不了硕士博士,但可以练一身绝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7日02:38 中国青年报

  实习生 张玥 本报记者 亓树新

  一个普通的电焊工人,近日登上了中石油“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他,就是大庆石油管理局建设集团化建公司的冯东波。“我没上过大学,成不了硕士、博士,但可以练一身绝活,登上我心中的珠穆朗玛峰。”他感言。

  刚上班时,师傅告诉冯东波,一个好的电焊工,关键要练好“眼功”、“腕功”和“腿功”,为此,冯东波不知吃了多少苦。

  “眼功”是焊工的看家本领。日复一日的练习,冯东波的眼睛被弧光打得像烂桃一样红肿。

  为了练“腕功”,他手托红砖练习臂力,拿着钳子当焊枪,夹着毛笔当焊条,在报纸上练习作弧,练过的旧报纸足有几麻袋。

  电焊工一次施焊一两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

  为了练“腿功”,冯东波平时有椅子也不坐,专门蹲着吃、蹲着看。

  正是这股子钻劲儿、韧劲儿,冯东波很快从一名学徒工,变成能够独立顶岗作业的电焊工。

  1993年,他第一次参加助剂厂丙酮氢醇装置建设,也是他首次接触不锈钢。当时,老师傅们在氩弧焊打底收尾时产生了冷缩孔,“拍片”合格率未超过百分之八十。

  冯东波在一旁仔细观察,发现师傅们在操作中往往收弧过快。书上说过:“冷缩孔就是在熔池温度最高时突然停弧产生的。”他想:“只要把握好收弧的速度,就一定能消灭冷缩孔!”

  这一发现让冯东波激动得心怦怦直跳,他开始跃跃欲试。班长和师傅们看出了他的心思,都鼓励他参战。

  “拍片结果出来时,我紧张得不得了。负责拍片的师傅连问几遍47号是谁时,我都忘记了那就是我的焊工号。”直到听到“47号拍出的片子全部合格”时,冯东波才反应过来。师傅们惊讶了:“没想到,这小子还真行!”

  有了这个“底”儿,冯东波干过的活儿一“拍片”,就能保证一次过。时间长了,工友们给他总结出三项“绝活”——拍片一次过、补口补漏一次成、能焊不锈钢薄壁管。

  2005年7月,公司承建天然气管线北I-I段项目。由于施工条件差,焊接位置困难,负责施焊的电焊工几次都没完成任务。为了抢工期,避免雨季来临前可能导致的塌方,项目部领导决定调冯东波到现场援建。

  时值盛夏,太阳烤得皮肤生疼。冯东波在7米见方,3米深的泥塘里,一边清淤、一边抽水,一边抓紧焊接。焊底部时,他只能半跪在泥水里,半边脸贴近水面焊接。焊到另一面时,由于管与管之间的距离只有三四十公分,他只好把身子从管线上斜过去,半个头扎到水里,用嘴叼着焊帽焊接。

  焊花四溅,为了不影响焊接质量,冯东波只能老老实实地挨烫,手和脸火辣辣地疼,衣服也被烧成了筛网。平时10多分钟的一道口,焊下来要半个多小时。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冯东波和焊接队的工友放弃午休时间,挑灯夜战到十一二点。就这样,他们连续干了3天,再一次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这些年,像这样的焊接抢险任务,冯东波先后参加了170多次。从业15年,冯东波参加油田20多项重点工程的施工,先后完成工艺方法革新7项,创施工新纪录15项,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大庆石油管理局新时期五面红旗之一。

  对于荣誉,冯东波只是憨然一笑:“我只是比较幸运。”幸运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眷顾,眼到、手到、心到,勤学苦练再加上用心体会,冯东波用扎实的功底和刻苦的钻研铸就了他的幸运。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