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抗战老兵重返卢沟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8日10:26 南方日报

  7月北京的骄阳下,9位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70年后重返一座历经沧桑的桥,缅怀历史,寄托哀思。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宛平城外,"卢沟晓月"碑亭前,9位年逾八旬的老兵在口号的指令下列队报数并行军礼(见上图,新华社发)。

  "一,二,三……八,九!"老人们洪亮的声音在卢沟桥上空回荡。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郊卢沟桥附近举行挑衅性军事演习,随后炮轰宛平城,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史称"七七事变"。

  20天后,日军猛攻北平南苑,守军将领国民党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殉国,一天内伤亡士兵超过5000人。随后,北平失守,天津沦陷。

  9位老人就是当年奋勇抵抗的第29军老兵,他们来自祖国大江南北,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87岁。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70年来首次回访卢沟桥。

  "民族兴旺的命运,正担在我们两肩……挥舞起锐利的剑,冲杀向敌人的胸前,报了民族仇,偿了我的愿,死有何憾,死有何怨!"87岁的老兵,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顾问沈甸之激动地当众朗读当年写下的豪迈诗句,动情之处,不由得眼眶湿润。

  在宛平城内的抗日战争纪念馆,89岁的赵新立在一幅幅照片前驻足凝视,并不时伸出颤巍巍的手对身边的人说:"当时就是这个情况,日本侵略军没有人性,老人小孩都不放过,惨哪!"

  当年29军132师的张可宗战后定居重庆,他说:"一年365天,天天都想起抗战的事情。现在我告诉下一代,中国的土地寸土不让,寸土必争,29军尽到了保家卫国的责任。"

  佟麟阁、赵登禹、冯玉祥等名将的后人,以及被掳日本的幸存劳工等历史见证人也与老兵们一起参加纪念活动。

  "每次来到这里,我都是国恨家仇涌上心头,心情难以平静。"佟麟阁的儿子佟兵说。

  活动的组织者、多年来致力于口述史研究工作的民间人士方军说:"亲历者的自述是丰富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细节。"

  "70年后战场重聚,他们留下的可能是卢沟桥事变亲历者的最后一张写真。"方军说。 据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