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也要实施救亡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8日15:57 厦门网-厦门晚报

  本报讯(实习记者 戴懿)昨天是“七七事变”70周年,当年无数中国人起来抗日,厦门教育界的爱国人士在面对帝国主义侵略时,曾提出了在非常时期的小学教育方法。

  最近,厦门大学汪一凡教授在厦门大学图书馆过刊阅览室发现了一本1936年出版的《厦门教育》杂志,一篇名为《怎样实施非常时期的小学教育》引起了他的注意。

  文章作者是当时厦门市市立蒙泉小学校长傅晓村,当时30岁的他从教已有8年。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正受帝国主义侵略,傅晓村认为,激发民族意识,培养爱国观念,灌输战时常识,调动抗敌救亡情绪等精神建设不容忽视。

  当时国内各大学中学多数以国防为中心,实施军事管理,而儿童教育方面以救亡实施为中心的很少。他认为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他以蒙泉小学拟定的实施方案为例,提出如何实施非常时期的小学教育。包括在学校楼梯口、走廊、礼堂布置标语、学生救亡运动的照片、民族英雄的照片、爱国愿词、失地地图等,并针对低、中、高不同年级,设计了不同的防卫常识、医药救护常识、国防研究、爱国故事、失地研究、民族英雄、国际形势等教学内容,以及体格训练、劳动训练、防卫训练的特别方法。

  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应学会白天和夜间如何躲避飞机、怎样防毒;医药救护方面,学会饮食卫生与消毒、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常识;国防方面,能分别军队的性能、兵器的种类和作用、军用动物的功能及圈养方法。“非常时期教育的实施,万不能延缓,应该与前线的军事抗战配合起来,作为全面的,各部门的抗战。”傅晓村希望能够发挥教育在救亡图存过程中的伟大功能。

  据了解,后来傅晓村为了不加入国民党,离开了他心爱的教育岗位。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