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离不开家 那就在屋头挣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04:0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为推进充分就业工作,武侯区簇锦街道办事处结合辖区区域特点,摸索出一套不出家门就能实现再就业的新方法——“居家就业”工程,引导辖区内不愿走出去也不能走出家庭的劳动人口,在家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增收问题。破解了就业困难的关键难题——“不愿离家”,最终为这些特殊的“新市民”找到了“不出门”的就业新方式。 难题 他们不愿出去不能出去 “有一家企业要我们根据要求培训,并输送合适的人员,这种订单培训用工成功率很高。我们培训了47个‘4050’人员,实际有40人到岗上班,但意想不到的是,不足一个月,这些人基本全部离岗。”办事处副主任李林回忆起当时的“尴尬”,仍然比较激动。 据了解,簇锦辖区主要位于城郊结合部,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市民”有4000多人,分别居住在顺江苑等6个集中居住区。集中居住之前,还有青苗费、房屋租金等固定收入,进入集中居住区后,绝大部分人失去了固定收入,其中“4050”人员和身体有残疾的人员更是基本没有任何收入,生活面临困境。为此,办事处举办各种就业培训、订单培训,多方联系企业举办现场招聘,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但是效果总不尽人意。 “我家里有娃娃,有老人要照顾,咋走得开嘛。”“外面上班时间那么长,规定又严格。去上班家里就根本没人管了,要不得。”簇锦团结社区的吴大姐和严大姐都回忆了当时上岗又“下岗”的经历。 如何解决这部分“新市民”的就业增收问题,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维护辖区内的社会稳定,成为一直困扰办事处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因地制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簇锦办事处主任陶拥军告诉记者。 解题 找到居家就业这条路子 办事处工作人员在辖区调研时了解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簇锦辖区的村民有家庭作坊的传统。那时候依靠成都大市场这一优势,村民家家户户自发从事童装、健美裤加工。而今天的簇锦辖区正好背靠西部鞋都,区内制鞋业兴旺发达。 “这样的传统优势,再加上得天独厚的现实条件,我们想到了居家就业这条路子。”陶拥军告诉记者。由于武侯鞋都有很多企业都将比较简单和初级的制鞋工序外包出去,这些对设备、工作环境、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正好满足了“不愿走出去也不能走出家庭的劳动人口”的需求。“开始办事处来联系的时候,我们还有些犹豫,毕竟对这些‘4050’人员不熟悉,而且在家里和在社区加工,也担心质量不稳定。但是后来想到有政府出面保证信誉,所以就答应了。”林林皮鞋厂的尧总高兴地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发现一起加工质量问题。” 这在失地农民眼里又是不是一件好事情呢?随后进行的“民意调查”让办事处终于放了心。“当时就有50人登记,都接受这种不出家门、不出社区就能挣钱的方式,后来很快就发展到120人参与。这相当于我们办10次招聘会的效果啊。”李林向记者算了这笔账。 现状 一天少说有二三十元收入 据了解,簇锦街道“居家就业”工程自5月8日启动以来,参与群众已发展到80多户、120人。街办副主任李林兴奋地介绍:“该项工作在辖区实现全覆盖后,参与群众至少可以达到五六百人。”这将意味着,簇锦街道辖区内的所有残疾人、“4050”人员都能够实现就业增收。 记者在团结社区“居家就业”工作指导站时,正好技术指导员张云建又拿回一批新业务,前来等待分配工作的居民络绎不绝。“一般新活路一来,就全被抢空了。”26岁的张云建曾经在鞋厂干过,技术过硬。社区“居家就业”工作指导站的建立,正好让他有了用武之地。街道办事处帮他联系了10多家鞋厂,他每天到鞋厂将当日的工作原料领回工作站,再分配给小区里的居民。张云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每天大约领300双鞋加工,每双鞋抽取十分之一的加工费,再加上自己缝鞋帮的收入,一天总收入可以达到50元以上。而其他居民每人每天可以缝二三十双,一天基本上也有二三十元的收入。“这不仅能够让我们长期就业增收,而且工作十分灵活,大家都愿意干。办事处还在为我申请小额贷款,扶持我到知名大企业争取业务,到时候收入就会更高。”张云建对今后的发展满怀憧憬。推广 申请小额贷款培养经纪人 簇锦街道党工委书记任铭向记者介绍,街道办事处把“居家就业”工程作为今年的惠民行动,将投入10万元,在辖区内6个集中居住区逐一建立“居家就业”工作指导站,还将在一些没有进入集中居住区的散居农家院落逐步推广,并免费为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居民提供加工业务、加工工具、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下一步还将申请小额贷款,扶持有能力的技术指导员到知名大企业争取业务,逐步将他们培养成经纪人,保证“居家就业”这一模式能够持久开展下去。 据悉,目前簇锦辖区已经有500多名村民报名,希望参加“居家就业”工程。如果这项工作全面铺开,全辖区受益群众可以达到300户、500人次,基本覆盖辖区内全部残疾和“4050”人员。 新闻链接 “居家就业”运行模式 在居家就业的过程之中,该街道办探索出了6个“1”的运行方式,其具体内容为: 定1个点:加工外包业务,需要1个固定场所,方便向居民分配工作和开展一定技术指导。办事处利用社区活动室,成立了“居家就业服务指导站”。 培训1个人:在该社区培训1个技术指导员,与社区劳动保障员、劳动协管员一起为居民服务。 召集1群人:在社区宣传“居家就业”,号召居民参与其中。 联系1家厂:每个社区的技术指导员负责联系一家有外包加工业务的企业,作为本社区“居家就业”的固定业务来源,办事处掌握整体情况,统一调配各居家就业点的业务量。从而保证参与的居民每月有20天的工作收入。 配1套设备:办事处出资为居家就业指导站完善工作条件,配备加工工具。 建1个保障体系:成立居家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居家就业工作管理办公室,帮助各个就业指导站联系企业外包业务。社区主任、劳动保障员共同管理就业指导站,通报站上工作开展情况及居民反馈信息。 记者手记 瞄准失地农民增收短板 失地农民中的“4050”人员具备劳动能力,只是不具备外出工作的条件。如果找到一种让这一群体不离家也能实现就业、增加收入的办法,就相当于提升了失地农民家庭中收入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就能使失地农民家庭收入的“桶”装更多的水。记者在采访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所有参与“居家就业”的社区居民都发自内心地愿意从事这项工作。有了居民的接受和认可,惠民利民的工作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本报实习记者 洪继东 摄影 谢明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