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堂长点兵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05:2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雪红 特约记者 王永孝 通讯员 任俊 普通人对时间的记忆不像历史学家,一段一段都要清楚,他们通常只记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个节点。陈龙驹就是这样,“2004年7月24日,这个日子我记得特别清楚。” 陈龙驹对这个日子记得如此之牢,是因为从这天起,他离开了干了18年的基础教学部,成了连他在内共7人组成的第二炮兵指挥学院五系侦察教研室的主任。他不用再给那些本科生讲他驾轻就熟的信号与系统了,从那天起,他的任务变成了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培养侦察人才。 “这个变化太大了!”事过3年后的6月28日,陈龙驹跟记者说起那一幕,清晰得就像发生在昨天。 这一天,也成为第二炮兵指挥学院上至院长、下至普通教员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 阵痛:指挥学院要培养能指挥打仗的军官 2004年以前的二炮指挥学院,在教学上基本上是平静的,按部就班地担任着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学历教育。 然而,此时的中国军队的新军事变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这股洪流终于冲进了平静的校园。 2003年11月,全军召开院校工作会议,为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次会议确定了把全军67所院校分为两大类,其中45所主要承担任职教育。 作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唯一培养指挥人才的学院,二炮指挥学院成为其中的45所之一。 由学历教育转变为任职教育,两字之差,内容和形式全变了。 简单地说,学历教育是教学生掌握科学文化以及专业知识,教育对象是从普通高中毕业考来的大学生。这种教育学制长而固定,一般为4年,教育对象稳定。而任职教育,是对已在军队服役多年的军官进行再培训,指导他们学会如何指挥自己的团队打胜仗,教育对象为军队的各级军官。这种教育学制不定,时间长的一年半载,短的仅几十天,教育对象走马灯似地轮换。 二炮指挥学院是一所中级指挥学院,它的培养对象是二炮部队营、团、旅一级,包括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在内的各类中级军官,学院要在规定的培训期限内,满足这些军官对战术层面的科技知识、指挥技能的理论和实践需求,全面提高他们对武器装备、作战资源等的配置、运用和控制能力。这些军官目前是部队建设的中坚和骨干,也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未来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后备军。 “这个责任太大、太重了!”该院院长李体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叹说。 然而,对于军人来说,这种转变是不容质疑、不容选择的,“我们唯一要做、也必须做的,就是面对。”李院长说。 困惑:自己没打过仗却要教别人打仗 一想到要给那些富有经验的侦察参谋甚至参谋长讲怎么搞侦察,陈龙驹心里就发怵。也难怪,自1986年从南京邮电学院毕业来到二炮指挥学院,他军装穿了18年,“对部队却一点也不了解。” 和陈龙驹一样“发怵”的还有姜薇,这位从一建院就担任外语教学的女士,如今面临着担任外军教研室主任的挑战。还有毛光宏,这位陆军学院毕业、一直教基础课的教员,转型后得给学员讲军种战役。 遇到这类问题的人太多了,当时学院300多名教员,有一半是教语文、英语、数理化等基础课的,只要全国的统编教材不变,他们一本教材就能用好多年,“上课很轻松”。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既没有当过兵,更没带过兵,也没有在部队任职的经历,虽身为军校教员,但他们从事的教学“跟军事一点儿不沾边”。 2002年,二炮指挥学院就制定了10年发展规划,决心在一定时期内,把这所在全军“领奖、介绍经验都没份儿”的指挥学院,建设成为首屈一指的军事院校,使之无愧于战略导弹部队的历史地位。 军校历来被视为名将的诞生地和出发点,它把最新的军事理论、作战理念、作战方法、作战装备以及掌控部队的各种方式,传授给那些立志献身军队的各级军官。历数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各国名将,几乎都是出自军校。名将的成名受益于军校,同时,一所军校的名声也系在他们身上。 如今,中国军校的转型改革势不可挡,指挥学院必须担任培养各级指挥人才、造就名将的重任,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支名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二炮指挥学院领导班子的共识。 而如何培养教打仗的名师,是摆在学院领导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探索:让我们边学边教 佩戴着中校军衔的虞新胜,目前的身份是二炮指挥学院中级指挥培训班的学员,但过几天,他就要毕业回去当他的导弹旅政治部副主任了。他2002年曾到学院来培训过一次,现在和那时比,虞新胜觉得只能用“翻天覆地”来比喻才恰当。但他认为,比那些新教学大楼、实验室、宽带网更重要的变化是,“教学水平提高得不是一两个档次”。 每周一次的学术报告,虞新胜全听了,5个月的培训时间,他听了几十名教授的200多堂课,还首次聆听了海、空军教授的讲座,“听到了、看到了以前没想到、或者想到了解答不了的问题”。虞新胜对三分之二的课都录了音,“有些课讲得太好了,有战略眼光,有超前意识,我要反复听,还要回部队放给大家听。” 少校马赜跟虞新胜是同学,在部队的职务是二炮某部参谋长。他2005年来学习过,“但现在学院的教风、教员的水平比2005年大有提高”。马赜说起给他们上过课的教授如数家珍,赵泽宽教授的台湾民众心理分析、宋立军教授的战术学、李宗义教授的战役学,还有彭银华教授讲的军队作战、训练、管理重难点问题研究,“他让我们自己提问题,自己给答案,而他只在旁边做点评,这种教学方法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作为一所从学历教育转型为任职教育才3年的指挥学院,得到前来学习的军官这样的评价,其间的酸甜苦辣,学院上上下下心里“都有数”。 “转型之初,全院开展大讨论,大家提出的问题既尖锐又实际。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学院也不例外。我们党委班子讨论认为,对科学发展观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更应体现到工作实践中。具体到我们学院,就是要带领大家走出困惑,科学转型,科学发展。”说起2004年那个火热的夏天,学院政委姚文长兴致勃勃。 没打过仗的人要教人打仗,那就得先学会打仗。怎么让这些“书生”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打仗、学会打仗呢?在学院实行教学转型的同时,学院宣布,滚动举办军事学习班,由学院战役、战术教研室的教员专题讲授二炮部队的装备、编制体制、目前的训练、管理、战场建设等课题,上基础课的教员啥时有空啥时去听,“随时恭候”;学院将专门组织教员到部队参加演练、导弹发射等重大任务,增加感性认识;学院将与部队沟通,派教员到部队各级代职,熟悉了解部队的工作、训练程序。那个夏天,教员们又要忙教学,又要忙自己学,“简直忙疯了”。 对那个“边学打仗边教打仗”的夏天,陈龙驹记忆尤为深刻。在2004年7月24日宣布他的任命的同时,他也领了一项任务:当年9月1日开办二炮情报参谋培训班。 到处搜集资料,到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去请教这个专业的教学方法、内容,到机关去咨询对侦察参谋要培训些什么技能、某一个技能需要教授什么基础知识,“还把自己的教案送到上级机关,请他们修改”。 2004年9月1日,如期开学,从教18年的陈龙驹从没那么紧张过,“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这种阵痛持续了一个学期,直到2005年,大家才很有底气地走上军事教育的课堂。”直到现在,李院长说起那段经历还感慨不已。 更令人振奋的是,走出阵痛的全院教职员工,上下一致,创造出“三级跨越”的奇迹:2004年,总部组织全军院校教学质量检查,学院在全军8所中级任职教育院校中总评成绩第一;2005年,学院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全军中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学评价,被总参授予“教学优秀单位”;2006年,学院顺利进入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行列。 “现在,我经常代表学院出去介绍经验呢。”李院长掩饰不住自豪的神情。 超前:把创新的战场建在沙场点兵之前 美国的西点军校是世界著名军校,然而在1919年之前,西点军校被抨击为“狭隘、模式化、缺乏想像力,教学就是死记硬背”。直到1919年,麦克阿瑟成为西点军校校长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观。麦克阿瑟决心改革全部课程,为应对他认为必将到来的另一场世界大战,培养未来的军官。 为未来的战争培养军官,这成为西点军校此后遵循的铁律,也成为全世界军校遵循的铁律。 如果说,麦克阿瑟的改革还有西点学校144年的历史可借鉴的话,那么1977年才成立的二炮指挥学院的改革,则全靠自己摸索了。 有一种观念认为,军事院校是战场的延伸。但二炮指挥学院的决策者们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研究了现代军事的发展及趋势后认定,军校作为军事理论创新的源头,在军事教学实践中也要超前,军校的课堂要走在军队沙场点兵之前。来指挥学院学习的学员,在学院是学员,回到部队就是各级领导。“我们用先进的理念引导他们,他们才能带出超前的团队。” 军校要把创新的战场建在沙场点兵之前,课堂就得“长点兵”。 在二炮指挥学院转悠,记者发现有两多:一是导弹装备多,二炮部队拥有的各种型号的导弹,这里几乎一个不少;二是各种作战实验室多,几乎每一个教研室都有相应的实验室。李院长说,这是由部队的性质决定的,二炮部队的装备昂贵,且一支部队一般只装备一种型号的导弹。“但我们培养的指挥官应该对各种型号的导弹都要有所了解,这是培养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对于实验室多,李院长的解释是,从最近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来看,都是先在实验室里模拟打,再到真实的战场上实施,未来战争会先在实验室打响是趋势。建这么多的作战实验室、作战模拟系统,是顺应最新军事发展的大潮流。 围绕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人才要求,学院还实行了许多“课堂点兵”之举:设置66个任职培养专业和15个应急培训专业,构建起与信息化作战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以保证人才培养与部队要求同步跟进;3年的教材更新率达98%,教学内容紧跟军事形势的最新变化。 当今军事领域,联合作战是大势所趋。作为面向未来的战略导弹部队军官,不懂联合作战、缺乏战略眼光是一大缺陷,更是军队建设的隐患。基于这样的认识,二炮指挥学院主动联系,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学院、空军指挥学院实行联合办学,资源共享。“这一下子我们就等于增加了七八十位名师”,周欣副院长告诉记者,“联姻”的五所中级指挥院校互派名师,军种交叉任课,使学员的视野大大开阔,“今年我们挑选了75个名师精品讲座。” 几年时间,300余名毕业学员走上师、旅、团职领导岗位,90%以上成功指挥过重大战役演习和部队作战训练,80余人次被评为优秀指挥员……还有什么回报比这更令老师们欣慰呢! 优秀的学生令学校扬名,毕业学员的出色表现肯定了二炮指挥学院转型探索的成功。如此丰厚的“回报”更坚定了学院走“课堂长点兵”的科学发展之路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