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卑微的幸福,竟也被猪肉剥夺了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10:05 南方报业网

   街谈

  

  1955年,毛主席提出了“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的著名论断,还作了《这里养了一大批毛猪》的重要批示,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养猪高潮。随后一二十年,大部分中国人过的是“吃不上猪肉,只见过猪跑”的紧巴日子,也正因如此,对猪肉的情感更加深了几分。

  猪年果然是猪年。猪肉比以往金贵不少,近几个月来,猪肉直冲牛市,广州的猪肉价格出现了十年以来的新高,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饲料涨价,倒也验证了“粮少、猪少”这个逆反命题的成立,当然也就出现了“肉涨,包子铺关门”的多米诺效应。

  在天河东圃某小区经营了半年的灌汤包子店突然歇业,店老板称:肉价飞涨削薄了本来就不厚的利润,而且在小区经营做的是熟客,不忍“杀熟”,业主虽极力挽留,仍是关门大吉(昨日《新快报》)。

  好多年了,我一直在北方的朋友面前自炫:广州五块钱一个的盒饭你们见识过没有,高配置,三荤一素,老城区里还有四荤一素的,运气好,并有紫菜蛋花汤奉送,说得他们都作欣然向往状。可好,这两个月广州的快餐涨价0.5-2元,在号称幸福感最差的广州,这点卑微的幸福,竟也被猪肉剥夺了去。

  那些问“何不食肉糜”的人,恐怕不会明白每日多一元几角的花销会给穷人带来什么影响,专家们的解释,通货膨胀也好,CPI也罢,毕竟挽救不了包子铺卷铺盖走人的现实。事实证明,幸福越是卑微就越趋于脆弱,处在食物链末端的食客,和处在上游的饲料供应商,这中间复杂的经济关系,令人无法猜想的蝴蝶效应,其中的道理,不是猪多粮就多这么简单,我们哪里搞得懂哦,只知道一个真理:肉包子还是好吃。

  说是一位顾客到小吃店吃包子,咬了多口,不见馅儿,奇怪地问服务员:“这包子怎么不见馅儿?”服务员答:“皮厚呗。”顾客又咬了几口,直到吃完了包子还未见馅儿,再问服务员,服务员说:“你吃的可能是馒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馒头也可以当成包子吃,大不了就吃馒头,生活的艰辛就是馅儿。当然,这只是穷人的生活逻辑。

  吃完了馒头,我们要念及老板的好。包子铺老板说肉价涨了,不忍偷工减料,不愿欺骗顾客,说的也许是部分的理由,稍微提价,老主顾们也应该是谅解的。但是我愿意相信这是一句实话,在毒大米、潲水油、假罐装水、农药青菜、注水肉如鱼得水的世道,这是多么暖人心窝的慰藉,实在应得一个“好人”牌包子的商标。

  吃不上排骨和肉包,可以多吃些比肉便宜的蔬菜。新的研究成果说,多吃蔬菜智商高,智商高的人一般多吃蔬菜,这应该是一个熨帖人心的安慰吧。哎呀,大事不好,买菜的钟点工有报:今天的菜心又涨啦!

  □三季稻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