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军十年的“香港烙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15:13 南方周末

  驻军十年的“香港烙印”

  回归以来,这支部队在香港静悄悄地存在着。渐渐地,他们越发受到这个城市的欢迎。这时候,他们也被打上越发深刻的“香港烙印”

  □本报记者 向郢 发自深圳

  遭遇“扰民”投诉

  6月30日晨7点,香港,瓢泼大雨。

  深圳基地教导团团长张杰有些担心这雨势一时半会儿收不住。十年前,进港那天,也是雨天。他坐在第一辆指挥用的三菱越野车里面,“武装到了牙齿”———手里拿着两个对讲机,腰上别着BP机和手机,车上还载着一个柜子般大小的电台。

  等他们在7:55到昂船洲的时候,雨停了。9点半,天开始转晴,空气中微微有些燥热。

  10:05,接受检阅时,张杰注意到,太阳光线将人影投射在了红地毯上。

  “香港社会对大陆的认同感明显增强。”这个在港生活过5年的军官,注意到了七一游行庆祝的队伍:舞狮队,维多利亚湾上悬挂着国旗的渔船,还有壮观的“老爷车”游行车队。

  “彼此磨合有个时间,我们进去(香港)前学英语、学粤语会话,还把一厚本香港法律法规全死记硬背下来了。”但等到真正进驻,张杰他们发现,还有很多细节是此前被忽视的。

  1997年发生了几件事。根据规定,驻香港部队射击打靶都上报香港特区政府登宪报。而且考虑到香港市民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部队一般选9点开始打靶。一天早上8点,一个营去训练射击。不一会儿,接到投诉的香港警察就来了,告知部队:原来登报说9点后打靶。第二天,香港媒体报道说,解放军“偷步打靶”。紧接着,直升机比预定时间提前升空,也被投诉“扰民”。

  这年,香港的民意调查显示,驻香港部队的受欢迎程度只有37%。显然,国际舆论在回归之前所预测的经济萧条、社会混乱的阴霾,并未即刻消除。“当时香港市民都普遍有种心理,我做什么你别干扰我,在他们看来,街上见到军人,不是安全,而是这个社会要乱了。”

  “对不起,解放军不能干预香港内部事务”

  连长李延庆1998年进港时就知道,汽车连的任务是“建设一支过硬的红色运输线”。

  驻港营区实行严格管理,所有物资供给全靠汽车连从深圳补给。刚驻港那两年,跑香港的驾驶员们常能从后视镜里面看见有小车跟着,有DV摄像机跟踪拍摄。甚至有一次,有人从窗外就丢进《龙虎豹》(成人色情杂志)。

  “学法律,学语言,还要学各种突发事件的应付办法,弦时刻都是绷紧的。”连长李延庆说,在深圳基地汽车连的士兵一般要培训三年才能担任主驾驶员,“DV就在后面一直跟着,如果你的手势没有向外推,明确传递拒绝信号,某个镜头截取下来,就会被歪曲宣传。”

  “报关安检,香港警察一边左手在键盘上敲资料来确认,抬头瞥一眼,右手拇指食指一圈,‘OK’,一个动作就表达意思了,”在最初的戒备紧张消除之后,汽车连总结出一套跟香港社会交流的肢体语言,“不是遵纪守法就好了,人家打招呼你不回应,会被认为是解放军没感情没礼貌。”

  马炜2002年7月到汽车连不久,就连挨两次批评。第一次跟班长去香港过安检,班长跟阿sir微笑挥手,受班长提醒,马炜也伸开5个手指头,朝车窗外晃了晃。回来后,他就挨了批。原来,老兵们跟空姐学来的挥手姿势都很标准:拇指张开,其余4指并拢,晃动两三下,动作干净利索,“我的手松垮垮的,像个小孩。”

  又一个月后,马炜和排长过落马洲管制站,报完关,对方是个老警察,很关切地问,“这位驾驶员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带病开车很危险哦。”

  事实上,马炜从小就不爱笑。这以后,他把小镜子揣在身上,每次装卸完物品要上车时,就掏出小镜子来照着,笑一笑。这个练习微笑的经验后来被汽车连总结推广。

  一些小事表明,这时的驻香港部队更注意文明礼仪训练了。2001年深圳基地教导团宿舍改建,原来折放衣服的衣柜改成了竖式衣柜,中间可以挂衣服。鲜为人知的是,熨斗和烫衣板也发到各连队,擦皮鞋、熨衣服也被列为新兵训练内容。

  穿着熨烫整齐的军服,穿梭在深港两地,汽车连官兵们总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是,有些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李延庆有次带车过新界一个红绿灯,几个香港人热情万分地过来游说“支持选举”,执意要把印有参选议员头像的宣传画贴在车厢上。没等连长开口,年轻的驾驶员就探头出去,温和地回应:“对不起,解放军不能干预香港内部事务,交通工具只能用作军事用途,不能张贴宣传品。”

  “战士们在香港养猪种菜,行吗”

  汽车连被授予“忠诚使命的模范汽车连”荣誉称号那几天,黄合明也高兴地驾着银灰色的宝马320去和老战友们会面。

  1996年6月,这个他驾着第一台后勤保障车来到了驻香港部队。

  1993年驻香港部队筹建时,分散在广东各地的连队还是按照老办法,各连队都派人骑自行车去菜市场买菜,还自建冷库和菜地。但是,很快,后勤部就发现老办法“不对头”。

  “战士应该集中精力搞训练,去养猪种菜行吗?”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后勤部长王庆行当时就在战勤处。部队1996年提前去香港考察的结果使这个争论突然激烈起来,“我们原来都是连队各自负责各自伙食,但英军的营房全部是以营为单位,几个连队买菜怎么办?伙房呢,一个连队建设一个?”

  于是,各地训练部队尝试“联合买菜”。一辆卡车开出去,各连队各买各的。随后,又改成了小贩“送货上门”。

  1997年上半年,驻香港部队开始建立整套招投标采购和社会化管理的后勤保障制度,王庆行说,“深港两地市场经济都很完善,如果还用计划经济模式搞后勤,就很费劲了。”

  驻香港部队这个提前10年开始的物资统筹统购和后勤社会化保障试验,除了约开支、避免浪费、促进部队全面建设之外,最大效果是,“驻香港部队没有一分钱的对外生产经营,没有纠纷,形象干净”。

  2000年11月,“香港活地图”黄合明复员,正值兵役法改革,这个广西兵没有要求安排工作,而是领了8.6万元的一次性补偿,留在了深圳。

  他在华强北路段上开了“广西螺蛳粉馆”,一年后,全部亏损。他又贷款8万元,另找铺面。那几年,他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到菜市场去买菜,然后扛着一百多斤重的麻袋去挤公交车。

  现在,开着两个店面、有两套房和一辆宝马车的黄合明还保留着卡车驾照,“什么时候生活困难了,我还有一技之长。”

  香港的烙印是如此深刻

  同是2000年底离开香港的驻香港部队第一任宣传处处长胡恒芳,现在是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港澳处处长。

  “回归十年,大家更多注意香港对内地投资,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1993年参加驻香港部队筹备小组、1997年进港、2000年转业到深圳工作,胡恒芳这十几年几乎都在研究观察深港两地的社会经济互动。

  在不久前为深圳市机关讲解“一国两制”时,胡恒芳强调,香港有极为完善健全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这十年香港对内地最大的贡献,就是传递和影响了内地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化理念。

  他一直记得1997年“十一”红体育馆庆祝晚会的情形。那天的演出气氛忽冷忽热,香港的节目总是满场掌声雷动,但是,轮到内地节目表演时,胡恒芳却只听见周围一小团的巴掌在啪啪地响。

  “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胡恒芳看来,来的都是当时内地最大腕的明星啊,“除了语言的原因,这里面还有文化认同的过程。严格管理,留不下坏印象,但也形不成好印象。”

  据媒体报道,驻香港部队就是从1998年起外出植树和义务献血,搞“军营开放日”。

  也是在这年,驻香港部队接到了香港的士司机林月田的一封信,“雨季来了……看见士兵在大树下站岗,总担心他被雷电击伤。”信上还附了3张手绘的标注着尺寸的岗亭草图。

  这时候,俱乐部的演出队也开始积极参加香港社会的演出。每年民意调查,驻香港部队的满意度都在不断上涨。等到1999年,在香港大球场那次,俱乐部就出了两个节目:歌伴舞《当兵到香江》和舞蹈《侦察兵》。那天,胡恒芳听见下面哗哗的掌声,不时还有女孩子们的尖叫,“第二天,香港许多报纸头版都是他们的大照片,兵哥哥那么帅,完全成偶像了”。

  俱乐部的礼仪文明学习教程,因此不得不紧急加了一项内容:遇到赠送礼品,甚至要搂着照相等热情举动,士兵要学会如何委婉礼貌地拒绝。

  香港的烙印是如此深刻。等转业回到深圳,胡恒芳发现自己已看不惯别人踩草皮闯红灯。如果看到有车往外扔垃圾,他的第一反应是像香港警察一样驱车上前,再放慢速度靠近别人,用手指指窗外。

  从后视镜里面,他看见对方的车慢了下来,“我就是要让他不好意思,下次才记得住。”

  ■新闻链接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是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部队,隶属中央军委,由陆、海、空三军组成。1997年7月1日,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履行防务。

  驻香港部队部署在香港14个营区。总部设在港岛中环营区,陆军部队部署在石岗村营区,海军部队部署在昂船洲营区,空军部队部署在石岗营区。根据防务要求,部队配备了各类性能优良的武器装备,部分武器装备在全军是首次投入使用。

  根据基本法和驻军法的规定,驻港部队负责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务,必要时,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协助特区政府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

  

驻军十年的“香港烙印”

  香港居民来到驻港部队军营  薛云麾/图


爱问(iAsk.com)